2018屆高考語文復習自然科學類
a.白色生物產業是推動產業技術革新的一項生物技術工程,它的研究開發將會催生一場資源與環境的大革命。
b.白色生物產業在農業和工業兩大產業之間架起了一座橋梁,工業原料不足的問題將因之而徹底改變。
c.白色生物產業的市場規模將日益擴大,在化學產業領域則尤其突出,而其中的重點又集中在生物燃料上。
d.白色生物產業研制出來的一些產品已經在生產與生活中得到了運用,并且較傳統原料制造的產品更具優勢。
答案 b
解析 b項“工業原料不足的問題將因之而徹底改變”的說法武斷,原文無相應依據。
7.根據原文信息,下列推斷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資源不足、環境污染等困擾人類的問題催生了生物技術的高速發展。
b.歐洲的工業產業將會因為白色生物產業的興起而起死回生。
c.白色生物產業計劃被法國政府命名為“生物淀粉計劃”,是因為其原料為生物淀粉。
d.白色生物產業的研究盡管已經拉開了帷幕,但大規模實用化還需要一段時間。
答案 b
解析 “起死回生”說法不恰當。原文中只是說“白色生物產業的崛起也為歐洲的復興帶來了巨大的利益和難
得的發展良機”,這并不能表明歐洲的工業產業已死。
三、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5~7題。
近十幾年“全球變化”和“大洋鉆探”研究中的最大進展之一,在于對地圈與生物圈相互關系認識的突破,結果是地學與生命科學的交叉,提高到一個空前的新高度。
地學與生命科學的結合,并不是新命題。地質學創立伊始,就與生物學結下了不解之緣:地質年代便是以生命演化為序的。但傳統的生物地層學是建立在化石形態的肉眼鑒定基礎之上的,難免有片斷性和表面性。世紀之交,地球科學向地球深處和地球以外發展,生命科學向愈益深入的微觀世界進軍,正是在這里產生了兩者交叉的新層次:地下深處微生物的發現,在分子生物學與生物地球化學的層面上,開拓了全新的研究領域。
70年代末“alvin”號深潛器在東太平洋發現深海熱液活動和熱液生物群,說明地球上不僅有我們所習慣的“有光食物鏈”,還存在著“黑暗食物鏈”。前者依靠外源能量即太陽能,在常溫和有光的環境下,通過光合作用生產有機質,后者依靠地球內源能源即地熱支持,在深海黑暗和高溫的環境下,通過化合作用(chemosynthesis)生產有機質。甚至數千米深海海底下面數百米的深處,還有微生物在地層的極端條件下生存,這種“深部生物圈”,雖然都由微小的原核生物組成,卻有極大的數量。
“深部生物圈”的發現,大大拓寬了生物圈的分布范圍,直到極地冰蓋、火山熱泉和洋底地層,幾乎無所不在。生物的分類,也擴展到古菌、細菌與真核生物三大類。地球歷史的85%只有前兩類組成的原核生物,它們從還原到氧化環境都有分布,在地球系統的時空坐標中占據一大片,而我們熟悉的動、植物只是真核生物中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