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屆高考語文復習自然科學類
b.大約在6 500萬年前,小行星與地球相撞,碰撞后導致恐龍滅絕,因此,如果2029年“阿波菲斯”撞擊地球,將可能導致人類滅絕。
c.歐洲宇航局、美國宇航局在全世界征集跟蹤小行星以及精確探測其軌跡的最佳方法,“阿波菲斯”的運行軌道就是由應征者計算出的。
d.如果小行星“阿波菲斯”在2036年不幸撞上地球,后果將非常嚴重,撞擊所產生的能量足以使兩個歐洲國家消失。
答案 d
五、(07湖北省八校聯考)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題。
植物學家的最新系列研究表明,二氧化碳不只是改變氣候,它還改變了植物的生理特性,并通過植物危害
人類。
為什么蔬菜、水果和糧食的產量越來越高,而這些食物的味道越來越淡?這與二氧化碳含量的升高有關。美
國普林斯頓大學生物學家伊利•洛拉澤分析指出,在二氧化碳含量高的環境中生長的作物不但營養價值很低,而
且還缺乏鐵、鋅等重要的微量元素。那么,二氧化碳含量的升高為什么會使植物中的微量營養元素減少了呢?有
專家表示,這是“生物量稀釋”的結果。由于二氧化碳的增加促進了植物的光合作用,植物產生的碳水化合物往
往多于它們的生長和代謝需要。它們將多余的淀粉和糖儲存在液泡里,這樣植物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便超出了原
來的水平,其他微量營養元素的含量也就下降了。而更為糟糕的是,使微量元素比例下降還有另外一種因素,那
就是過量的二氧化碳抑制著植物吸收營養成分的能力。這樣可能導致人們雖然吃夠了,但是營養成分的吸收卻不
夠,這種現象被稱為“隱形饑餓”。洛拉澤認為,人類現在已經陷入到這樣一種困鏡中——為避免營養不良,你
必須吃更多的食物,然而,更多的食物導致碳水化合物在體內堆積,這是人類越來越肥胖的主要原因。我們應該
采取什么對策呢?也許最有效的辦法就是以生物方法提高營養價值通過植物培植和基因工程提高微量營養素的
水平。
毒藤在美國各地的森林中很常見,在中國西部也有分布。毒藤的汁液中含有一種叫做漆粉的化學物質,很多
人對它過敏,其癥狀是起皮疹,奇癢無比,而且再癢也不能亂撓,否則會擴展到周圍的皮膚。與在正常大氣條件
下生長的毒藤相比,暴露在高濃度二氧化碳下的毒藤不僅面積要比普通毒藤大三倍,它所產生的漆粉也比普通毒
藤產生的漆粉更容易讓人過敏。
全球二氧化碳含量增高以氣候變暖的形式讓人們汗流浹背。但是,大量二氧化碳卻導致植物排出的水分減少,
從而造成了全球的淡水流失。由英國氣候學家尼柯拉•格拉德領導的一個研究小組進行的統計分析表明,溫室氣
體的增加不僅造成全球變暖,同時還是淡水流失的主要原因。實際上,二氧化碳在這里扮演了植物“止汗藥”的
角
色。作為對溫室氣體增加的響應,植物減少了水分從它們的“毛孔” ——即氣孔中的蒸發,進而減少了從土壤
中
吸收的水分。這一結果導致土壤中出現了多余的水分,這些水分最終隨著河流流入大海,而并沒有隨著植物的蒸
發成為空氣中的水分——這是保證水分以淡水的方式進行循環的主要因素。謝菲爾德大學的氣候學家伊安•伍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