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屆高考語文復習自然科學類
他所研究的微生物遺骸生前食用的是海水中的二氧化碳,還是從海底淤泥里冒出來的甲烷——這正合卡特林之意。
按照標準化流程,制藥公司一般是從野生山藥或者大豆中抽提碳原子分子,并在此基礎上構建睪丸激素。較之其他分布更為廣泛的溫帶植物(y,l如玉米),這些暖溫帶植物及其家族處理碳的方式存在著差異。這種處理方式使得大豆家族所含的碳13(碳13是碳的一種同位素,比常見的碳12多出一個中子,因此原子量略重一些)水平顯著低于其他植物。
如果某個運動員的尿樣中,睪丸激素含有類似大豆的化學印記,一旦與同一尿樣中的膽固醇和其他激素相比照,這些睪丸激素就會原形畢露——加特林和蘭迪斯就是這樣露出馬腳的。其它用于對比的激素,就像所有由人體制造的化合物一樣,含有高于大豆的碳13/碳12比率。我們食用的多種植物——從蘋果到西葫蘆,甚至到一頭奶牛變成漢堡包之前所吃下的玉米——都為人體天然制造的激素打上了足可辨認的、含量偏高的碳13印記。
cir測試“讓我著實吃了一驚”,海斯如是說,如今他供職于美國伍茲霍爾海鮮研究所。他解釋說,想要改變天然分泌的睪丸激素的碳同位素印記,又使其他激素不受影響,這是不可能的。被受指控的運動員用濫了的借口,像身體脫水,飲用酒精等,將不再能為他們開脫。海斯指出,除非人體能夠用某種人造化合物——例如運動員有時為了肌肉消炎而注射的可的松——來制造睪丸激素,天然激素才有可能帶有近似人工合成的化學標記。
cir測試還可以辨別一系列與睪丸激素有關的人造化合物。卡特林預測,cir測試的功效能夠讓想使用類固醇類違禁藥物的運動員們慎行——至少在禁藥使用者們又找到一種新方法來打敗測試系統之前,他們似乎應當留意一句格言:“吃什么像什么”。
5.下列對cir測試原理及功效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cir測試用于檢測運動員尿樣中的碳原子,它源于海斯開創的檢測海底淤泥碳原子的方法。
b.cir測試通過“鎖定”碳同位素比率這一特征鮮明的化學標記,能幫助檢測人員追溯尿樣中碳原子的真實來源。
c.cir測試從20世紀90年代末起成為一項標準測試,它是第一種可以明確檢測睪丸激素水平的測試方法。
d.cir測試在最近若干廣受矚目的違禁藥品事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它還可以辨別一系列與睪丸激素有關的人造化合物。
答案 c
解析 擴大范圍,原文是,“合成睪丸激素”。
6.下列對海斯和卡特林的觀點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