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屆高考語文復習自然科學類
人造生命的研究引發了許多道德倫理方面的爭論,有科學家認為,這是在試圖縮短幾百萬年來的進化歷程,創立自己的生物起源版本。有科學家提出,因為目前沒有生物合成的相關監管規定,將來生物恐怖主義分子很可能利用這一技術制造致命病毒或生化武器,而實驗室中的人造細菌是否會給環境和人類帶來更大的風險也讓人憂心忡忡。對此,支持生物合成的科學家表示,生命并不是魔法,懷有宗教情結的老一代生物學家已跟不上科學的發展。
5. 下面關于文中“合成的人造染色體”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 這個“合成的人造染色體”來自于一種細菌。
b. “合成的人造染色體”由基因片斷和基因密碼組成。
c. 這個“合成的人造染色體”是通過“染色體移植”制造出來的。
d. “合成的人造染色體”已經具備了利用現有遺傳信息“復制”生命的能力。
答案 d
解析 “利用現有遺傳信息‘復制’生命”是克隆的基本特征,不同于合成染色體的“自我復制”。
6. 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
a. 美國科學家克雷格•汶特已在實驗室成功地制造出一個合成的人造染色體,這意味著人類歷史上的首個人造生命形態正式誕生。
b. 從“合成染色體”到制造人造生命還需要為細胞分裂提供營養的物質、控制細胞功能的基因體系和新陳代謝系統。
c. 很多科學家認為,人造生命在未來能解決一系列目前人類難以克服的問題,其中包括抵御疾病、吸收溫室氣體以及處理垃圾等。
d. 有科學家認為,人造生命的研究可能會被生物恐怖主義分子利用,實驗室中的人造細菌必然會給環境和人類帶來更大的風險。
答案 b
解析 a項刪減了詞語“即將”,混淆了已然和未然;c項張冠李戴,這是克雷格•汶特的說法;d項用“必
然”偷換原文的“是否”,混淆了肯否。
7. 根據原文信息,下列推斷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 合成人造染色體的制造成功,使通過人工手段對人類基因組進行復制成為可能。
b. 如果能制造出科學家希望中的新的細菌種類,那么石油和煤在生活中將會被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