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屆高考語文復習自然科學類
同時代的墓葬構造由于遵循同一禮制,因而參照東漢王侯墓制推斷西高穴村古墓的年代,雖然在學理上行得通,然出土文物刻字并無確切的紀年。大墓已經多次被盜,是真的“無藏金玉珍寶”,還是被竊一空,這也是無法確定的,況且墓中還遺留有玉石等物,也與文獻稍有出入。
西高穴大墓有可能是曹操高陵,甚至可以說是鄴地考古發現中最具可能的一座古墓。然其可信度未滿,在現有的情況下,作出“確認”,似乎有些過急。
(摘編自《光明日報》.1.26)
5. 下列有關曹操高陵的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高陵又稱西陵,是三國魏武帝曹操的陵寢,文獻中最早記載高陵所在地的是曹操的《終令》。
b.關于高陵的地理位置,由于歷來文獻記載的模糊性,使后人爭議頗多,宋代以后,有七十二疑冢之說。
c.曹操《終令》《遺令》中反復提到的西門豹祠對高陵位置的確定具有坐標價值。
d.在河南安陽縣安豐鄉西高穴村被發現的東漢大墓是否為曹操高陵還有待進一步的確認。
答案 b
6. 下列理解和分析可以作為“西高穴大墓為曹操高陵”最可信的證據的一項是( )
a.出土于大墓的刻有“魏武王常所用格虎大戟”、“魏武王常所用格虎大刀”銘文的石牌,可以證明墓主人的身份。
b.“魏武王常所用慰項石”銘文的行文、字體風格與出土石牌相類似。
c.《魯潛墓志》記載:“墓在高決橋陌西行一千四百廿步,南下去陌一百七十步,故魏武帝陵西北角西行卌三步。”
d.同時代的墓葬構造由于遵循同一禮制,因而參照東漢王侯墓制可推斷西高穴村古墓的年代。
答案 a
7. 根據原文內容,下列推斷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終令》《遺令》均見于正式文獻記錄,其中“不封不樹”“無藏金玉珍寶”的說法表明曹操有薄葬之志。
b.從現存史料和考古發現來看,“疑冢說”雖流行于民間,但并非史實。
c.從西高穴大墓的研究來看,考古結論的得出取決于是否擁有可靠、充分、科學的證據,是否有嚴謹而完整的“證據鏈”。
d.西高穴大墓是鄴地考古發現中最具可能的曹操高陵,雖然現在未被完全確定,但終將被確定。
答案 d
十二、(河南省鄭州市鄭州四中XX屆高三第五次調考)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5~7題
主動休息:“生物鐘養生”新概念
前蘇聯著名生理學家巴甫洛夫有句名言:“在人類集體活動中,沒有任何東西比節奏更 有力量。”
“節奏”就是生物鐘的正常運轉,是健康的保證,而生物鐘“錯點”,便是亞健康乃至疾病的開始。此時即需要及時調整,休息是基本的調整手段,否則會使生物鐘過度“錯點”,最終導致疾病、早衰、折壽、死亡。健康不能透支,如果不加重視,就會“秋后算賬”。
傳統的觀點是累了才休息,有的甚至累了還不休息,硬挺著,這對健康是十分有害的。近年來,醫學界提出了“生物鐘養生”的新概念,其核心是主動休息,即在人還不太累的時候,就要為健康充電——休息。
什么是休息?行為變化就是休息。主動休息的核心是充足的睡眠、不熬夜。每個人的睡眠時間長短不一,但有一條必須遵守,即工作再忙,也不要太晚睡覺。美國佛羅里達大學免疫專家貝里﹒達比教授的研究小組對睡眠、催眠與人體免疫力作了一系列研究,并得出結論說:“睡眠除了可以消除疲勞,使人體產生新的活力外,還與提高免疫力、抵抗疾病有著密切的關系。”達比教授對28名受試者進行自我催眠訓練后的結果表明,施行催眠術之后,受試者血液中的t淋巴細胞和b淋巴細胞均明顯上升,而這兩種細胞正是人體免疫力的主力軍。科學家同時發現,施行催眠術的受試者在日常壓力面前,表現出更強的自信、自尊和獨立處事能力。此外,晚上10時至凌晨2時,是人體內細胞壞死與新生最活躍的時間,此時不睡足,細胞新陳代謝就會受到影響,人體就會加速衰老。長時間晚睡或睡眠不足,即使次日補睡,也難以挽回損失。俗話“一夜不睡,十夜不醒”,說的就是這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