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屆高考語文復習自然科學類
a.氣候暖化直接導致冰帽融化,這將釋放出在地殼中被抑制的壓力,引發極端的地質事故。b.地球兩極這些厚冰層像拇指按壓地球一樣,給地球帶來大量的壓力,壓制住地震的發生,但在它們融化之后,便會引發地震。
c.冰層融化后,重新液化的水會引發海平面上升,增加海底所承受的重量,而這也可能對地層深處的板塊造成影響。
d.修建大壩后,大壩攔截而成的水庫水量增加,引發地震。
答案 d
解析 修建大壩引發地震與地球變暖無關
6.下列對原文內容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
a.一立方米冰的重量有一噸,而一些冰層的厚度會超過1000米。當這些重量因融化而除去后,地殼就會彈回到原來的形狀。
b.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地質學家帕特里克•吳用拇指按壓足球的例子,生動解釋了氣候變暖直接導致冰帽融化,從而引發地震的原理。c.地殼可能比很多人想象得更敏感、更脆弱,之前已有很多事例證明了這一點。
d.有地質學家證示,全球氣候變化已經影響著地震、火山噴發和災難性海底滑坡發生的頻率。
答案 b
解析 a“有一噸”錯,原文是“接近一噸”;c“其實”錯,原文是“可能”,“更脆弱”錯,原文無此信息;
d“證實”錯,原文是“證據顯示”
7.根據原文的內容,下列推斷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地質學成為了加入全球變暖爭論的最新科學學科,因為一些地質學家認為氣候變暖直接導致冰帽融化,從而將引發極端的地質事故。
b.科學家通過資料研究,發現了地中海地區的氣候變化與火山活動的明顯聯系,這從一角度說明當前地震頻發與全球變暖有關。
c.冰帽融化后,重新液化的水會引發海平面上升,增加海底所承受的重量,替代了冰帽壓制地球的壓力,因而興支使地殼的負載減輕。
d.地球兩極的冰層如果因地球暖而加劇融化,將引發空難性的后果,因此,當務之急是控制全球氣候變暖。
答案 c
解析 原文無此信息,推論錯誤
十一、(河南省焦作市XX屆高三一模)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5~7題
高陵又稱西陵,其地望在鄴城西,位于西門豹祠西原之上。文獻所記高陵最早者為曹操《終令》:“古之葬者,必居瘠薄之地。其規西門豹祠西原上為壽陵,因高為基,不封不樹。”建安二十五年又作《遺令》:吾死之后,“斂以時服,葬于鄴之西崗上,與西門豹祠相近,無藏金玉珍寶!保ā度龂•武帝紀》)曹魏時王沉官修《魏書》、魚豢私撰《魏略》和晉初陳壽《三國志•魏書》,均載及高陵的位置。到了十六國時期,高陵見諸文獻記載越來越少,隋唐以后,地理著作中雖有高陵的記載,然大多是轉抄且較為模糊。至北宋,高陵地處情況模糊不清,于是出現了“疑冢說”,將鄴西北北朝墓群演繹為“曹操七十二疑冢”。曹操高陵終成為歷史之謎。
XX年在河南省安陽縣安豐鄉西高穴村發掘的大墓有專家確認為“曹操高陵”,但也有學者表示目前證據還難以支持這一說法,證據雖都有作證的價值,但還達不到鐵證如山的地步。這些學者指出所舉石牌“魏武王常所用格虎大戟”、“魏武王常所用格虎大刀”等出土于大墓,這些石牌當為墓主日常所用且死后隨葬的器物標簽,古墓被盜,器物被拿走,留下的石牌雖被擾亂,但其存放的環境和位置沒有大的變化,應該視為第一等的證據。至于“魏武王常所用慰項石”、“后趙魯潛墓志”則是兩件征集來的文物,已經脫離了原始保存狀態與環境。證據發生了變化,人們不能將某些環節連接起來,自然會提出懷疑。“魏武王常所用慰項石”行文、字體風格與出土石牌相類似,因其是被征集來的,不能排除其他的可能性;《魯潛墓志》曰:“墓在高決橋陌西行一千四百廿步,南下去陌一百七十步,故魏武帝陵西北角西行卌三步!蹦怪景l現于西高穴村西亂土中,而且魯潛墓又無詳確之處,未必能證明所發現的西高穴村大墓即曹操高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