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屆高考語文復習自然科學類
a.動物身體顏色的一個主要作用是偽裝,強者天敵少或無天敵,所以強者的顏色沒有必要與環境色彩相和諧。
b.昆蟲、青蛙、蜥蜴、蛇、鳥等動物,綠色的極為常見,這也是與它們長期生長在大自然的綠色環境里有關。
c.大多數哺乳動物都是色盲,棕色、灰色是其基本色,因而以棕色、灰色為主的鳥類多數也是色盲。
d.多種動物為適應環境都進化出了綠色的身體,隨著綠色植被大面積地減少,動物也會很快改變顏色,適應新環境。
答案 b
解析 a項,強者的顏色也需要與環境相和諧,比如為了便于捕食,也需與環境和諧;c項,和哺乳動物不同,
鳥類有非常好的色彩視覺;d項,動物的進化是漫長的,即使有改變也不會“很快”。
九、(08泰安市高考3月模擬)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5~7題。
隕石是天上掉下來的石頭,科學家是如何判斷一塊石頭是不是隕石呢?這方面有很多的專業分析手段,如巖相學偏振顯微鏡、x射線熒光分光計等等。但是,在野外也有最簡潔的方法,也是最常用的方法,那就是看它有沒有熔殼和隕石球粒。
由于隕石在墜落地球的過程中,會與大氣劇烈摩擦,其表面發生高溫燃燒,因而呈熔融狀態,因此,當它墜落到地上的時候,就會冷卻下來,其表面由熔化狀態硬化成燒焦的狀態,形成一層黑色或褐色的1毫米厚的氧化層,這就是熔殼。由于隕石在大氣中燃燒磨蝕,形態多渾圓而無棱無角。隕石表面都布有大小不一、深淺不等的凹坑,即熔蝕坑。還可能有淺而長條形的氣印,這可能是低熔點礦物脫落留下的。此外還有形狀各異的溝槽,叫做熔溝。這些表面特征都是在和大氣劇烈摩擦時留下的痕跡。
那么,什么是隕石球粒呢?就是在隕石里面,會有細微的金屬顆粒摻雜在石質中,這些細小的顆粒,常見的直徑大約為1毫米,混雜在隕石中,這就是隕石球粒。隕石球粒是隕石特有的結構,是地球上的巖石所沒有的。一些隕石球粒非常古老,也許是宇宙中最早的物質構成。
我們專門談談最常見的隕石,這就是普通球粒隕石。它是迄今找到隕石中為數最多的,占87%以上。普通球粒隕石的來源仍是個謎,有人認為它并非來自一顆小行星,之所以落在地球上數量多,是因為這些小行星的軌道使它的碎片易于到達地球。
隕石的球粒之所以具有非常高的研究價值,是因為其化學成分的特殊性。平均來說,除了易揮發的氫或氦以外,球粒隕石的化學成分類似于45億年前尚未分化的太陽星云。也就是說,隕石的球粒中,包含了太陽系早期的信息。
球粒隕石在地表的演化也會對球粒產生影響。例如,當隕石受到液態水的蝕變作用,球粒會變得不明顯。水的來源可能是隕石上的冰晶被加熱至0°c以上時融化;蚴呛墓杷猁}在數百攝氏度因脫水而產生,這屬于水蝕變較嚴重的類型。
隕石球粒具有一種性質,它們通常具有斑巖的質地,由存在于細;|中的大塊晶體組成,似乎每個隕石球粒都被加熱到一個正好合適的溫度,以使這種質地得以形成。然而,對一個隕石球粒正好合適的溫度,但對另一個組成稍有不同的隕石球粒來說,則可能是不合適的溫度。這種現象該如何解釋,這個問題長期以來都是一個謎。最新的研究工作表明,在太陽系星云的主導條件下,隕石球粒這種結構形成過程的溫度范圍要比人們以前所想的寬得多。這一成果對這個難題是個很大的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