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屆高考語文復習自然科學類
b.生態道德教育的目標是促進人、社會、環境的協調與可持續發展。它既要協調人與自然的關系,也要協調人與自然背后的人與人之間的利益關系。
c. 生態道德教育是用人類特有的道德自覺精神,教育人們認識和領悟人類道德倫理觀念的天然合理性,從而成為具有更高人類品性的新人。
d. 生態道德教育是要將生態倫理學的思想觀念變成人們的自覺行動,引導人們以道德理念去自覺維系生態環境的平衡與不可再生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理解文中關鍵詞語。生態道德教育是要將生態倫理學的思想觀念變成人們的自覺行為選擇,引導人們以倫理道德理念去自覺維系生態環境的平衡與不可再生資源的可持續利用,不能將“倫理道德觀念”范疇擴大為“道德觀念”。
6.下列對本文有關內容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生態德育突破了傳統德育的范圍,主張道德教育回歸現實生活,強調人的生態體驗,重視培養人的生態意識.
b.生態倫理思想要求人們在處理現實生活中人與人之間的倫理關系時,回歸自然,不搞繁瑣而無必要的禮節。
c.從道德角度關注生態環境的理念,與中國古代所謂“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的思想是一致的。
d.傳統德育關注的是人在人類社會中的生存狀態,而生態德育關注的是人在自然界中的生存狀態。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篩選、整合文中信息。b、生態倫理思想要求人們在處理現實生活中人與人之間的倫理關系時,保護環境,維持生態平衡和不再生資源的可持續利用;“不搞繁瑣而無必要的禮節”無中生有。c、20世紀中葉,由于環境問題的產生和日益嚴重,西方有識之士開始從道德的角度關注生態環境現象。“知者樂水,仁者樂山”與生態倫理思想的基本概念不一致。d、生態德育關注的是人與自然關系和人與自然關系背后的人與人之間的利益關系。
7.根據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斷不合理的一項是
a.雖然生態道德教育在我國起步較晚,但是可以預見這門新興學科一定會引起來趙多的有識之的重視,并在社會生活中產生實際效益。
b.生態道德教育可以培養大眾的環保意識,使之自覺維護生態系統的動態平衡,是解決當前人類環境危機的重要途徑之一。
c.提倡生態道德教育,可以逐漸削弱生態環保領導領域的強制性懲處力度,轉換該領域執法機構的工作職能
d.生態道德觀念把人類道德理想上升到一個更高的境界,這就意味著一個不珍愛自然、不自覺維護生態環境的人,不是完美健全的人。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根據文章內容進行推斷和想象。生態道德教育是一種教育,重在受教育者的自覺行為選擇,不具有政府的強制力。
(XX年天津卷)
閱讀下面短文,完成15~17題。
人們在欣賞文藝復興時期意大利畫家達•芬奇的名畫《蒙娜麗莎》時,會感到蒙娜麗莎的微笑時有時無,對此,科學家們有不同的解釋。
西班牙科學家奧特洛和帕布羅斯認為,這只是視覺誤差所致,因為我們在注視她的時候,眼睛會向大腦輸送不同的信息。他們是人的眼睛視物的生理學和光學原理為依據的,這與美國科學家利文斯通的依據一樣。但是,他們的具體解釋擇與利文斯通大相徑庭。他們認為,視網膜上的視錐細胞和視桿細胞在想大腦傳遞不同的感覺信息或圖像時有事一種圖像會掩蓋或覆蓋另一種圖像,因而有時會看到蒙娜麗莎的微笑,有時卻看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