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屆高考語文復習自然科學類
d.平面蓋天圖雖然所繪星位因照顧角度而犧牲了距離,但是比起渾象來,仍然顯得直觀形象,而且容易攜帶。答案 a
解析 原文第2段中說《周髀算經》“傳說出自周人之手”,并沒有肯定說是“春秋時代周朝人所著”。
7.根據原文的內容,下列推斷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所謂“蓋天圖”是說像傘蓋一樣的天象圖,但古代也有用笠制作的法天之器,所以應該也有以“笠”為名的圖。
b.雖然從古人車蓋和墓室穹頂上所繪制的蓋天圖可以探知古代蓋天圖儀的主要形制,但是蓋天圖儀原物必定更加復雜。
c.正因為渾象上繪出的星圖是人們目視星空的反象,所以渾象上星辰的位置、距離也有不符合實際天象的。
d.歷史上曾多次發生渾蓋之爭,最后渾天說占據了主導地位,但蓋以仰視,渾以俯視,應該說兩者各具其妙。
答案 c
解析 從文章第4段可以看出,文中只是說渾象不如蓋天圖直觀形象,并沒有說“渾象上星辰的位置、距離也有不符合實際天象的”。
二、(08北京)閱讀下面文章,完成14~16題。
人類利用聚乙烯材料制成塑料袋使用的歷史不過50多年,但近年對塑料袋的指責卻不絕于耳。全世界每年要消耗5 000億到1萬億個塑料袋。廢棄的塑料袋造成了很大的環境污染問題,掩埋它們會影響農作物吸收營養和水分,污染地下水;如果焚燒塑料則會產生有毒氣體,影響人體健康。所以,科學家十分關注如何處理那些垃圾塑料袋的問題。
一般來說,將垃圾生物降解是解決其污染環境問題的有效方法。科學家用“呼吸運動計量法”來測試垃圾的降解率。他們在一個富含微生物的容器中放入作為測試樣本的垃圾,例如報紙或香蕉皮,使它們暴露在空氣中,微生物會一點點地吸收這些樣本,并釋放二氧化碳,單位時間內生成二氧化碳的水平是衡量降解率的一個重要指標。測試結果發現,報紙需要2到5個月完成生物降解,香蕉皮則只需要幾天就夠了。然而當科學家用同樣的方法對塑料袋進行測試時,卻發現它毫無變化,根本沒有二氧化碳生成。科學家們還提出,在陽光下聚乙烯內部的聚合鏈將發生破裂,因此,聚乙烯可以見光分解,但這個過程可能漫長得無法確定。
人們想了很多辦法尋求塑料袋的替代品。紙袋很容易降解,自然成為首選。然而,制作紙袋需要耗費木材,一旦舍棄塑料袋而選擇紙袋,大量的樹木將被砍伐。生產一個紙袋所需的能量,相當于生產一個塑料袋的4倍。紙袋比同樣大小的塑料袋重4倍,這意味著運輸過程中紙袋耗能更高。另外,制造同等用途的紙袋要比塑料袋多產生70%的空氣污染和50倍的水污染。同時,處理垃圾紙袋所需要的空間也更大。目前處理垃圾的方式是將垃圾掩埋并用水泥隔絕,接觸不到空氣、水和陽光,紙袋的生物降解過程會極為緩慢。看來,不論是使用紙袋還是塑料袋,要保護環境,恐怕都得注意不要隨意丟棄,而要循環、重復利用。統計材料表明,塑料袋的回收和再生產比紙袋的回收和再生產所需要的能量要少91%。
目前,科學家們也在抓緊研制廉價易得且能夠降解的塑料。我們期望,不遠的將來垃圾塑料袋的處理就不再是問題了。
(取材于《塑料袋的科學迷思》)14.下列說法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