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屆高考語文復習自然科學類
d.無論讓胎兒聽他父親還是另一個陌生男子念的童話,新生兒都不知道如何選擇,就是說他們的聲音是同樣陌生的。
答案 d
解析 原文說“新生兒的那些令人驚奇的行為便是有力的證明”,下文就列舉了幾個例子加以證明。a、b、c三項都是對例子的概括,因此它們是證據:d項本身就有錯誤,文章根本沒有談進行“讓胎兒聽他父親和另一個陌生男子念的童話”這樣的試驗,而是談由新生兒的父親與另一位陌生男子來念,那么,新生兒就不知道該怎么選擇了。兩者說的對象不同,因此此項是錯誤的。
9.下列說法與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項是 ( )
a.大腦的自我構成功能在新生兒誕生前就已經在發育的道路上走過一大截路了。
b.新生兒聽不見外界的聲音,是因為只有母親的聲音才能夠對他產生影響。
c.科學實驗結果表明,新生兒具有對說話聲音和語言形式差別進行感知的能力。
d.第一批記憶痕跡使新生兒能識別曾經聽過的話音模式并與其他話音區別。
答案 b
解析 a、c、d三項表述的意思都與原文一致,而b項說“只有母親的聲音才能夠對他產生影響”不當。原文說的是:“只有母親的聲音才能夠讓腹中胎兒從母腹內的背景噪聲中鮮明地聽出來,而外界的聲音則‘消逝’,聽不見。”因而說法片面。
10.根據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斷正確的一項是 ( )
a.通過對人幼年生長期時間程序產生規律的研究,我們可以得知,新生兒的睡眠與清醒晝夜周期是不可能改變的。
b.實驗清楚地表明,新生兒生命的壽命早在出生之前就已經開始了,因此我國現行對人壽命長短計算的方式是錯誤的。
c.實驗表明,人類大腦的自我構成功能并非只從誕生時刻才開始,由此可見,人的早期智力開發可以提前到出生前。
d.胎兒的聽覺器官在母親懷孕的最后三個月完全形成,所以好的胎教模式對人腦自我構成功能的產生起到重要的作用。
答案 c
解析 a項“不可能改變”的說法太絕對。b項推斷與文意無關。d項推斷也是錯誤的。因為文章根本沒有提到“好的胎教模式對人腦自我構成功能的產生”的作用這方面的問題。
十五、(05天津)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題。
關于恐龍滅絕原因的爭論,目前主流觀點有兩派:一派認為是由隕石撞擊地球造成的;另一派認為恐龍死于大陸洪流玄武巖,即長時間大規模的玄武巖巖漿火山噴發。但越來越多的證據似乎表明生物大滅絕往往伴隨著這雙重災難同時發生。
近來,德國摩根研究小組認為,引發恐龍滅絕的是一種被稱為“凡爾納爆炸”的巨大爆炸。這一理論的優勢在于能夠對為何生物大滅絕似乎總與大陸洪流玄武巖和隕石撞擊地球同時發生這一現象作出解釋。
摩根提出,假如某種大陸洪流玄武巖是由克拉通下面的地幔熱柱(即地球深處涌起的熔巖流)形成的,那么,就能夠制造出類似于隕石撞擊地球所產生的各種標記。
克拉通又稱穩定地塊,通常指那些已達到地殼穩定狀態的大陸地塊。這些地塊一般來說極其厚實堅固。克拉通每1億年左右就會發生一次分裂,有證據表明在最近的三次生物大滅絕期間,陸塊分裂的情況都曾發生過,而克拉通一旦裂開,長期積蓄在克拉通下的氣體就會在瞬間爆發出來,飛快升騰的氣體通過地殼的裂縫在地球表面突然爆炸,有毒氣體頃刻間污染大氣。爆炸過后,地幔熱柱內的氣體便以超過音速的速度噴涌,炸飛地幔熱柱頂端的巖石。這種爆炸釋放的能量可能相當于1 200億噸烈性炸藥,如果這種能量一下子突然釋放,甚至能把200億噸巖石發射到高空大氣層中,然后把它們拋到地球表面的任何一點,造成類似于隕石撞擊地球的標記。這種可怕的噴發機制讓摩根想起凡爾納的科幻小說《從地球到月球》中的一種能將物體發射入太空的巨型槍,故將此爆炸命名為“凡爾納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