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屆高考語文復習自然科學類
當然,中國古代文化是非常燦爛的,無比光輝的。拿青銅器來說,拿陶瓷來說,拿絲織物來說,都居世界的前列。拿創造發明來說,造紙、指南針、火藥三者更是其他民族所趕不上的。但這些文化成果都是在黃河流域,其次是在長江流域、珠江流域形成起來的,中國文化的存在和發展離不開這樣一個偉大的土壤。正是生息在這個土壤上的各民族人民的勞動和斗爭,取得了這個有長期歷史的光榮成就,他們是中國文化的創造者。
在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上,兩者并不是平行發展的,更不是互不相干的。在某種物質 文化生產的基礎上,才產生某種精神文化,我們的古文字的形成及其發展正是古代漁獵社 會走向農業社會的結果。農業知識、天文知識、典章制度,直到倫理觀念,都是如此。兩者不相干的說法,甚至精神文化產生或者指導物質文化的說法,是不正確的,這樣就無法說明中國古代文化的兩個方面的真正關系。所謂物質文化,其動力就是不受約束的社會生產力的發展。這個道理,今天仍是一樣的。所謂精神文明,仍是來源于物質文明,來源于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由于中國古代文化的燦爛輝煌,有些人就把封建倫理作為永恒的真理,要求繼承,要 求社會主義的國家和各族人民還繼承那些封建的忠孝節義等等,即或不是具體地繼承,也 要抽象地繼承。這還是“西學為用,中學為體”那一違背時代進步的概念的繼續。這同樣也涉及物質文化。“曾侯編鐘”作為古樂器來講,那是了不起的,很值得驕傲的,但由此而輕視電子琴,輕視鋼琴,這就不對了。古代的燦爛文化,只證明我們這個偉大民族的歷史的存在,但是古代文化不能代替現代文化。而我們是生活在現代文化之中,不可能生活在古代文化之中。
(節選自李一氓《中國古代文化史講座序》)
1.下列對“中國古代文化”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
a.中國古代文化既包括中國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前期的物質文化,也包括那一時期的精神文化。
b.中國古代文化主要形成和發展于黃河流域,廣袤的長江流域和珠江流域這片區域也功不可沒。
c.中國古代文化的光榮成就,是文化成果產生地的各族人民世世代代戰天斗地辛勤勞作的結果。
d.中國古代文化中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都是世界上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古代文化無法比擬的。
答案 d
解析 d項的說法錯誤,于文無據,且言過其實。a項表述的對應區域在第一段開頭。
2.下列對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關系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不是平行發展的,物質文化的生產是精神文化產生和發展的基礎。
b.認為精神文化產生或者指導物質文化的說法,或者認為兩者不相干的說法,都是錯誤的。
c.物質文化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動力,精神文化對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影響相對要小一些。
d.精神文化源于物質文化,但學術界對精神文化和物質文化的關系的認識至今仍不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