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屆高考語文復習自然科學類
第五,最為確切的證據,就是刻有“魏武王”銘文的石牌和石枕,證明墓主人就是魏武王曹操。據文獻記載,曹操生前先封為“魏公”,后進爵為“魏王”,死后謚號為“武王”,其子曹丕稱帝后追尊為“武皇帝”,史稱“魏武帝”。出土石牌、石枕刻銘稱“魏武王”,完全符合曹操下葬時的稱謂。
第六,墓室中發現的男性遺骨,專家鑒定年齡在60歲左右,與曹操終年66歲吻合,應為曹操遺骨。
綜上所述,專家們才最終認定,這座東漢大墓為魏武王曹操高陵墓。
(摘編自東方今報網XX年12月28日)
1.下列關于曹操墓葬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 關于曹操墓的位置,傳說一致認為位于安陽縣安豐鄉西高穴村,就是確切證據,最近的考古發現證實了傳
說的正確。
b.曹操墓葬長度超過60米,規模巨大,但墓內裝飾簡單,未見壁畫,盡顯樸實,體現了墓主人曹操“薄葬”
的主張。
c.曹操墓平面為甲子形,形制為轉券墓室,主要由墓道、前后室和四個側室構成,結構復雜,與曹操魏武帝
的身份相符。
d. 史書記載,曹操死后葬在了“西門豹祠西原上”的高陵,魯潛墓志中的記載與此相同,這是專家們認定曹
操墓葬位置的依據之一。
答案 d
解析 a 項“傳說一致認為”與原文“眾說紛紜,謎團重重”不符;b 項“長度超過60米”與原文的“總長
度近60米”矛盾;c 項“魏武帝”應為“魏王”
2. 下列敘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 曹操雖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提出“薄葬”的帝王,但其墓不論從總長度還是從占地面積看,都堪稱規模宏
大,這其實與他“薄葬”的主張并不矛盾。
b.發掘出來的刻有“魏武王常所用慰項石”銘文的石枕等其他文字材料,為研究確定墓主的身份提供了重要
的依據。
c.刻有“魏武王”銘文的石碑和石枕非常珍貴,是確定墓主身份的最確切、最直接的證據,它完全符合曹操
下葬時的稱謂。
d. 曹操墓出土的大量畫像石,雖然殘缺不全,但都具有漢魏時期的特征,與墓主人曹操生活的年代一致。
答案 b
解析 石枕是被盜墓者盜走后追繳回的,不是發掘出來的
3. 根據原文內容,下列推斷正確的一項是( )
a.因為曹操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提出“薄葬”的帝王,所以,他臨終前才留下了《遺令》,要求“殮以時服”、
“無藏金玉珍寶”。
b.如果曹操墓中的石碑、石枕上沒刻有“魏武王……”的銘文,其文物價值將會大打折扣,甚至會變得一錢
不值。
c.石牌、石枕上的銘刻稱曹操為“魏武王”而不是“魏武帝”,可見曹操生前并沒有做皇帝,只是做過王、
公而已。
d.目前,專家提出了確認曹操墓葬的六大依據,這六折缺一不可,它們的作用是相同的,價值是一樣的。
答案 c
解析 a項前后之間沒有因果關系,屬于強加因果;b項“變得一錢不值”屬于言過其實;d 項六大依據有輕
重、直接和間接之分,這個推斷屬于不分輕重
四、(河北省石家莊市XX屆高三第二次模擬考試)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5~7題。
中國茶種類繁多,品種優良,栽種管理精細,加工方法科學,工藝先進,花色品種齊全。品質風格獨特。其中,名優茶品種就有600多個,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可與之相提并論。茶具有廉、美、清、和的品格,含有豐富的營養保健成分,它將成為21世紀的飲料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