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屆高考語文復習自然科學類
就此而言,隨著不對稱性而來的,就是創(chuàng)造和活力。以性別為例,基于雌雄相異的兩性生殖,為生命界帶來無窮的變異或活力。而人類的兩情相悅,更是生活而不是活著的見證。以時間為例,未來和過去的不對稱,才讓我們的生活始終都充滿希望。
(選自《科技導報》XX年第2期,有刪改)
6.本文談論的核心問題是 ( 。
a.人類大腦的特征 b.對稱性
c.分辨左右的意義 d.不對稱性
答案 d
解析 文章第1段談“要區(qū)分左右之不同,首先得有賴于某種不對稱的基準”。第2段談“人類能夠區(qū)別左右,奧秘就在于人類的左右大腦是不對稱的”。第3段談“對稱又不時會被打破”,言下之意就是不對稱了。第4段談“不對稱性”帶來“創(chuàng)造和活力”。所以本文談的核心問題是不對稱性。
7.下列各項中,“豪豬爬樹”測試所直接證明的一項是 。ā 。
a.人類能夠區(qū)別左右,奧秘就在于人類的左右大腦是不對稱的。
b.我們人類的右腦與直覺、情感有關,左腦與邏輯、語言有關。
c.左側休克的病人和右側休克的病人的左右大腦分工是不同的。
d.人類正常的思維活動有賴于左右腦的合作,否則就荒唐不堪。
答案 b
解析 “豪豬爬樹”的測試對象是左側休克右腦起作用的人和右側休克左腦起作用的人,很明顯,這個測試是要弄清左腦和右腦各具有什么樣的功能,而只有b項將這種情形表述出來了。
8.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ā 。
a.文章第一段明確指出:無論是區(qū)分上下還是區(qū)分左右,都依賴于打破對稱性,找到在功能上更直觀方便并且不對稱的參照系。
b.動物不能區(qū)分左右,因為動物的大腦是對稱的。奧地利物理學家馬赫提出并通過實驗證明了這個結論,馬赫的洞見是正確的。
c.科學家對于自然規(guī)律的對稱性有一種癡迷,原因或許就在于人類生活在一個近似對稱的世界之中,我們處處遭遇對稱。
d.現(xiàn)實中的驢子即使身處兩堆同等距離的干草之間也決不會餓死,因為它會憑借其大腦的不對稱性,打破邏輯上的對稱。
答案 c
解析 a項“無論是區(qū)分上下還是區(qū)分左右,都依賴于打破對稱性”錯,只有“區(qū)分左右,依賴于打破對稱性”;b項“奧地利物理學家馬赫提出并通過實驗證明了這個結論”錯,馬赫只提出這個設想,證明這個設想的是“如今”的“實驗”;d 項“因為它會憑借其大腦的不對稱性,打破邏輯上的對稱”錯,應該是“由于某種細微差別的影響,它會以不可預測的行動去打破這種邏輯上的對稱”。
9.根據(jù)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斷正確的一項是 ( 。
a.左右大腦的不對稱是我們區(qū)別于動物的特征之一。
b.人類區(qū)別左右的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教育的結果。
c.人類所有的創(chuàng)造和活力,都來源于所處世界的對稱性。
d.我們之所以充滿希望,就是因為未來必定比過去美好。
答案 a
解析 b 項,根據(jù)原文中“人類能夠區(qū)別左右,奧秘就在于人類的左右大腦是不對稱的”,我們可以推斷人類區(qū)別左右的能力是天生的,所以b項錯;c項,根據(jù)原文“隨著不對稱性而來的,就是創(chuàng)造和活力”可以推斷“人類所有的創(chuàng)造和活力,都來源于所處世界的對稱性”是錯誤的;d項,根據(jù)原文“未來和過去的不對稱,才讓我們的生活始終都充滿希望”,可以推斷“我們之所以充滿希望,就是因為未來必定比過去美好”是錯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