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屆高考語文復習自然科學類
c.設想中的海浪發電的基本原理是:海浪推動漂浮物(比如圓管)的升降,漂浮物上連接的活塞跟著作用,帶動液壓馬達驅動發電機。
d.深海和淺海的溫差也可以用來發電。
答案 c
6.對文中所說的海洋潛能的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 )
a.我們現在使用的能源基本上還是占地球表面29%的陸地上的,而占地球表面71%的海洋中的能源我們才開始利用,潛力不可估量。
b.“無風三尺浪”是說海洋潛能的不穩定性,這一點需要注意防范。
c.海洋電能取之不盡,用之不竭,關鍵是它還不會產生污染,這本身也是一種潛能。
d.有科學家估算,如果將全球可利用的海浪能轉換成電能,可產生數萬億千瓦的電能。這只是對同一時間的海浪能而言的,對于將來而言,可產生的電能是目前無法用數字表示的。
答案 b
7.對“將海浪動能轉換成電能”理解的誤的一項是 ( )
a.這是人們多年來夢寐以求的理想,而日本成了這個理想的最早實踐者。
b.現在已有海浪發電設施的國家已由日本擴大到挪威、印尼、澳大利亞、英國、芬蘭、丹麥、加拿大、美國等。
c.雖然海浪發電能力無窮,但目前發電能力還很小,實現理想的路還很長。
d.海浪發電目前最大的難題就是海浪的反復無常和運營成本高。
答案 b
十一、(07武漢4月調研)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5~7題。
黑洞計算機(節選)
如果任何一塊物質都可看做一臺計算機的話,那么一個黑洞就正是一臺壓縮到最小尺寸的計算機。
隨著計算機的縮小,其部件之間的相互引力就增大,直至最終增大到沒有物體能夠逃逸出去。黑洞的尺
寸(稱為schwarzschild半徑)正比于它的質量。
一千克質量的黑洞有著大約10-27米的半徑(一個質子的半徑是10-15米)。壓縮后的計算機并未改變其能量
內容,因此它能像以前一樣每秒執行1051次運算。發生改變的僅是它的存儲容量。當引力小到可忽略時,總存儲
量正比于粒子數,也正比于體積。而當引力起支配作用時,它使各粒子之間相互聯結,因此它們整體上所能存儲
的信息容量就較少。一個黑洞的總存儲容量正比于它的表面積。20世紀70年代,霍金和以色列希伯來大學的jacob
bekenstein計算一千克質量的黑洞能夠記錄大約1016個比特的信息,比壓縮前要少得多。
因為存儲的信息量少,黑洞是個快得多的處理器。它傳遞一個比特所用的時間是10-35秒,等于光從計算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