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屆高考語文復習自然科學類
a.能促進新陳代謝,促進骨骼與生殖器官的發育的甲狀腺激素分泌不足。
b.對青春期的影響很大的性腺分泌較少。
c.控制身高最主要的腺體腦垂體分泌的生長激素過少的結果。
d.父母遺傳的因素。
答案 d
7.關于生長激素促進人體長高的原理,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 )
a.生長激素先作用于肝臟等組織,然后就產生生長因子。
b.生長激素分泌太多或不足,都會影響人體發育。
c.生長激素是先通過生長因子,然后再對骨骼起直接作用。
d.如果有了肝病、腎病或營養不良,由于生長因子的產量不足,人就長不高。
答案 b
三、(07湖南省十所示范性高中高三3月聯考)閱讀下面材料,按要求回答6~9題。
如今,美國的科學家能用機器或科學驗證武林傳說的真假。首先接受檢驗的是拳法。研究人員使用的裝置是三號混合擬人試驗裝置——也就是我們所熟知的試車假人。試車假人經過政府認證,可精確模擬人體,并測量人體承受的傷害。假人中的感應器可以測量每一拳的力量和殺傷力。測試顯示,空手道的直拳,力道為816磅,會使對手步履蹣跚,但不至于撂倒對手。跆拳道的力道為917磅,對手很可能會出現腦震蕩。在一陣出拳和計算之后,研究人員看到了最終的贏家,那就是傳統的老式拳擊——將近1千磅的力道,相當于大鐵錘猛擊對手的腦部,讓對手頭顱內的腦部發生位移,引發了連鎖反應。顱骨的震蕩很快就停止了,但漂浮在腦脊髓液中的腦部則持續移動。腦部撞上后腦勺導致后腦受傷,再猛然回彈,撞上前方的顱骨導致前腦受傷。神經傳導物質大量釋出,一場電子風暴導致神經短路,醫師稱之為嚴重腦震蕩,我們則稱之為“擊倒”。
有一種武術因其速度而享譽世界1 5XX年,它就是中國功夫,被認為是所有武術的鼻祖。功夫高手黃亞立是泛美武術大賽的金牌得主。研究者用加速度計對他的出拳速度進行測試發現,黃亞立一拳的速度,相當于在1秒鐘內跑過整座籃球場——1秒鐘超過40英尺,是蛇族出擊時的四倍。有時出手快不如出手準,其中最具傳奇色彩的點脈,也就是“死拳”,結合了力量、速度和致命的知識,常常在對手出招前就能看破他的招式,一擊之下,對手心跳立即停止。這傳說是真是假?終極武士葛倫•利瓦伊驗證了這種終極拳法,試車假人體內的感應器顯示,葛倫看似簡單的招式力道為0.8vc,足以讓心跳停止,比其他更魁梧的選手揮動球棒的威力還要大。如此看來,武術中所謂的強者,不見得是指最強壯的人,而是指能對目標造成最大沖擊的人。
擁有兩千年歷史的硬功,能讓許多功夫高手用手劈開磚塊或者水泥板。若是一般人,手骨早已斷裂,而這些練硬功的人為什么卻毫發未損?科學家指出,這主要是因為他們的骨骼的構造經過了改造。其基礎為19世紀外科醫師朱利葉斯•沃夫的重大發現。其原理為,若骨骼反復受損,就會增加鈣質構造,骨骼會變得較密、較硬,耐受性也較高。古代功夫高手早就知道沃夫法則的秘密,數百年來他們以木板、沙子、鐵或石頭為練功的工具,俗話說得好“百煉定成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