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屆高考語文復習自然科學類
有的科學家曾將一些單獨的菟絲子(一種不進行光合作用的寄生植物)移植到營養狀況不同的山楂樹上。結果發現,菟絲子更可能纏繞在營養狀況好的宿主身上,而拒絕營養狀況差的宿主。它在從宿主身上吸取養料之前就顯示出了這種接受和拒絕的反應。
科學家們解釋道:“在細胞里一定進行著某種計算,但我們不知道這是怎么完成的。植物能夠對環境進行評估,這意味著它們的行為比人們意識到的要復雜得多。”那么,我們為什么直到現在才意識到植物比我們認為的要能干得多呢?主要就是因為植物活動起來比我們要慢得多。因為我們通常看不到它們在生長,所以很難想到它們能夠行動,更不用說智力了。
另一個原因是,人們研究植物的地方通常是在溫室或花園里,科學家們認為要研究植物的智能,應該給植物提供一個富有挑戰性的環境,來誘發它們的智能行為。植物面臨挑戰時顯示出智能行為的一個很好的例子,就是它們遭到動物攻擊時的反應。以蒿屬植物為例,當受到昆蟲的襲擊時,它會向空氣中釋放出揮發性的化學物質,發出有掠食者出現的信號,這些化學物質會向其他植物發出警告,讓它們多產生一種防御劑,昆蟲是很排斥這種防御劑的。最近的研究還顯示,生煙草會“偷聽”蒿屬植物之間傳遞的信息,并以此來增強自己的防御能力。
植物似乎還有自我識別的能力。在XX年公布的一份研究中,以色列科學家將一株植物一分為二,無性繁殖成兩株,在分離幾周之后,兩株植物的根系也各自分開生長,它們也發現自己已經分別成為單獨的植物。
植物如何做出這樣的反應呢?植物沒有神經系統,沒有大腦,最有可能的解釋是,它們的反應依靠某種激素和電信號的接收、轉換和反饋系統來協調。那么什么是電信號呢?埃里克•戴維斯博士在XX年曾對電信號的產生作出過這一樣的闡述:本質上,電信號的產生是因為細胞膜電位(細胞內外電荷的差異)的改變。所以,離子穿過細胞膜的任何運動都是一次電信號傳遞。如果隨后其他細胞發生電傳遞,就會產生電信號,整株植物的大部分行為反應可能是通過電活動協調完成。
6.下列各項中,不能證明植物有智能的一項是 ( )
a.菟絲子更可能選擇營養狀況好的宿主,甚至在汲取養料前就有接受或拒絕宿主的反應。
b.科學家發現,營養狀況不同的山楂樹都能為菟絲子等不進行光合作用的寄生植物提供養料。
c.有的植物在面臨昆蟲的襲擊時,會向空氣中釋放出揮發性的化學物質,排斥昆蟲;并發出信號警告其他植物。
d.野生煙草也能“破譯”蒿屬植物之間通過化學物質傳遞的信息,從而增強自己的防御能力,防御昆蟲的襲擊。
答案 b
解析 b項不符合第一段段末對“智力”的詮釋。
7.以下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
a.植物擁有積極主動地控制環境的能力,表現在它能夠選擇宿主、主動防御、自我識別等方面。
b.植物的智能是指其解決面臨的環境問題等方面的能力,這種智能沒有體現在植物相對緩慢的生長過程中。
c.研究植物通常是在溫室或花園里,而這類環境不富有挑戰性,不能誘發植物的智能,這是直到現在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