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屆高考語文復習自然科學類
十二、(06四川)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5~7題。
溴甲烷
溴甲烷,又稱溴代甲烷或甲基溴,是一種無色無味的液體。它具有強烈的熏蒸作用,能殺滅許多有害生物,是一種高效、廣譜的殺蟲劑。它對土壤具有很強的穿透能力,能穿透到未腐爛分解的有機體中,從而達到滅蟲、防病、除草的目的。土壤熏蒸后,殘留的溴甲烷能迅速揮發,短時間內即可播種。因此,溴甲烷是目前最受農民歡迎的一種土壤熏蒸劑。由于溴甲烷無色無味,為了保證使用者的安全,常常在這種熏蒸劑中加入約2%的催淚劑作為警報劑。
但是,前段時間,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發表一項聲明,敦促全世界進一步限制使用溴甲烷。
與真菌、細菌、病毒、昆蟲等生物相比,人可能更脆弱。所以,作為一種對有害生物所向披靡的殺蟲劑,它對人的毒害也是顯而易見的。它是一種強烈的神經毒劑,可對人的皮膚、肺、腎臟和肝臟造成直接的損傷。中毒嚴重者可出現心臟衰竭、休克等癥狀,個別中毒者還會雙目失明。
據統計,目前世界上溴甲烷用于土壤消毒的量約占溴甲烷消費總量的70%。經溴甲烷消毒后的土壤,有助于農作物的生長。然而,溴甲烷在殺滅病原菌的同時,也殺滅了土壤中一些對農作物生長有益的生物,而這些生物對于調節土壤的微生態、抑制病原菌的種群數量和改善土壤結構都是至關重要的。所以,經溴甲烷熏蒸處理后,土壤中的生物種類急劇減少,形成一種“生物真空”的臨界狀態。由于沒有其他種類生物的競爭和牽制,農作物的病原菌勢必大量繁殖、積累,這就影響了農作物的正常生長;反過來,又不得不加大溴甲烷的用量,從而進入惡性循環。更為嚴重的是,溴甲烷在使用過程中,會排放到大氣中,影響大氣臭氧層,破壞大氣環境。
正是由于溴甲烷存在“不光彩”的一面,一些國際組織和發達國家呼吁盡快禁止使用溴甲烷。1997年9月,《蒙特利爾議定書》第九次締約方會議決定:發達國家于XX年停止生產并禁用溴甲烷;發展中國家從XX年起,每年溴甲烷的生產量和消耗量不超過1995~1998年間平均用量的80%,并且將于XX年最終淘汰溴甲烷。 由于世界各國對禁用溴甲烷十分重視,加上《蒙特利爾議定書》的限制,許多國家和地區都在采取相應的措施。目前,已經有15個發達國家明確表態不再使用溴甲烷。不過,如果這一承諾不能兌現,87個發展中國家將不可能在XX年放棄使用溴甲烷。
5.根據文意,下列對溴甲烷最受農民歡迎原因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溴甲烷是一種能殺滅各種有害生物的高效、廣譜的殺蟲劑。
b.溴甲烷是一種對土壤具有很強的穿透能力的土壤熏蒸劑。
c.溴甲烷能穿透到未腐爛分解的有機體中,起到很好的防病作用。
d.溴甲烷熏蒸土壤后揮發迅速,很快就可播種,不誤農時。
答案 a
解析 a項,“各種有害生物”應為“許多有害生物”。
6.從上下文看,下列對溴甲烷“‘不光彩’的一面”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溴甲烷在使用過程中,會揮發到大氣中,破壞大氣臭氧層,惡化大氣環境。
b.溴甲烷無色無味,作為熏蒸劑使用時,容易使人放松警惕,從而存在安全隱患。
c.溴甲烷雖然能殺滅病原菌,但同時也殺滅了土壤中一些對農作物生長有益的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