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五年級品德與社會下冊教案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
1.了解學生在交友過程中存在的困惑和解決矛盾的方法;
2.問卷調查:你最喜歡與班級中的哪些同學交朋友?
3.準備幾首有關以“友誼、朋友”為主題的歌曲(磁帶或者做好多媒體課件)。如周華健《朋友》,譚永麟《朋友》,臧天朔《朋友》,童謠:《找朋友》等;
4.準備因為友情而獲得成功的故事。
學生準備:
1.回顧與朋友交往中至今難以忘懷的、感人至深的一段往事;
2.搜集有關名人的友誼故事;
3.小品表演《當好朋友的笑容消失時》、情景劇表演。
課時安排
3課時。
第一課時完成教材p15-p16頁內容,話題為“同學少年友為伴”。
第二課時完成教材p17-p19頁內容,話題為“我會交朋友”。
第三課時完成教材p20-p22頁內容,話題為“讓友誼之樹長青”。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活動一 感悟友情
1.請學生列舉以“朋友”或“友情”為主題的歌曲或者文藝作品的名稱,看誰知道的最多!
2.請一、兩位同學上講臺來為大家演唱他們所喜愛的以“朋友”或“友情”為主題的歌曲(或者播放有關“朋友”或“友情”為主題的音樂,如周華健演唱的歌曲《朋友》等),并請同學們欣賞并一起來演唱。)
3.思考并交流:
①在歌曲播放和演唱的過程中,請問你對其中哪個畫面或哪句歌詞印象最深?為什么?
②你認為朋友能給你提供什么樣的幫助?
(學生發言:3—4人)
小結:愛因斯坦曾說:“世間最美好的東西,莫過于有幾個頭腦和心地都很正直的嚴正的朋友”。我們生活在社會中,離不開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尤其不能少了和朋友的交往。友誼可以成為鼓舞一個人前進的力量,可以使人欣慰,使人奮發,使人向前。
【設計意圖:通過回顧這個年齡段的學生最喜歡的歌曲,引導學生感受與朋友的友愛之情,感悟我們每個人都需要與友為伴。】
活動二 真情告白
1.師:每個人從小到大都在編織友情,都有過這種情感的豐富體驗。請大家講一講自己和好朋友之間的故事(最愉快的交往、最難忘的朋友,或者回憶一下:在你成長的道路上,哪一次來自朋友的善意勸說或告誡,使你至今難以忘懷?)
活動過程:
第一步:小組交流。學生6-8人一組圍坐,先組內交流自己的交友故事或在交友方面最深的感受和此時新的感悟;
第二步:全班交流,分享體驗。各組推薦或自薦一人為代表,用簡練的語言談自己交友的經歷,或是有代表性、典型的事,并用概括的話說出自己對朋友和友情的感受。
學生匯報自己的感受,如:①我感受到交朋友應該真誠,不能虛情假意,否則不會做長久的朋友;②我感到朋友越多越好,人生路上不寂寞;③人生的各個階段都應該有好朋友;④我希望自己能結交很多朋友;⑤患難見真情,難得是摯友;⑥多一份友情多一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