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五年級品德與社會下冊教案
活動三制作航天小報
1.“神州”五號和“神州”六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在社會上掀起了航天知識熱,今天學校要辦一個航天知識展,希望同學們將你們收集的資料制作成航天小報展出。
分組制作:將課前收集到的資料進行整理,制作反映我國航天事業進步的小報。也可以分組將課前收集的資料整理制作成我國航天事業大事記。
2.全班交流:展示分組小報,評選出最佳設計、最佳知識點、最佳美工等獎項。
【設計意圖:這是活動二的延伸活動:學生通過收集資料、整理資料學習航天知識,辦小報,開展航天知識交流活動,感受我國綜合國力的增強和國際地位的提升,激發民族自豪感。】
板書設計
航天夢圓
古人“飛天”夢 一次一次嘗試 “飛天”夢圓
14.《我的“中國結”》
學情分析
從學生的社會生活環境看,我們所面對的學生生活新中國成立后,改革開放的年代。生活質量快速提高,身邊的環境日新月異。他們更多的考慮是如何使自己生活更加快樂,并沒有將自己放入社會、聯系國家發展來思考。同時由于他們一直生活比較優越,在內心中沒有社會高速變化、進步的強烈感受。那么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對他們而言就太空洞、遙遠了。
從孩子的心理特點和認知程度上分析:本課內容對于學生來說實在是太“熟悉”了。他們從小都接受愛國教育,熱愛祖國隨口而出。但是究其內心而言,這依舊存在口號式的空洞。他們能意識到為祖國而自豪、驕傲,也能從言語上表達要建設祖國,但要落實到行動上、觸及他們內心深處還是存在距離。
因此,本課針對上述學情分析,確定的教學重點是:了解新中國建設的偉大成就。引發作為中華民族的后裔無比自豪和光榮。教學難點是:切實感受到作為炎黃子孫對國家振興負有責任,并能結合自己實際來行動。
在突破重難點的過程中,教師應注意:1. 從學生生活入手,挖掘他們熟悉的素材,以激發他們的情感共鳴。2.在教學中要拓展素材并以學生主體討論為主,在點評時提升學生認識。
設計思路:
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之下,自力更生、奮發圖強、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偉大壯舉。這一切應該令我們每一個中國人為之驕傲和自豪,也應該感到肩負建設祖國的重擔。本課在這樣的背景下編寫,包括是兩個話題:《我驕傲,我是中國人》、《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因此,我在設計教學突破重難點時采取以下教學策略:
1.互動式教學策略。《品德與社會》的教學過程應當是具有師生共同參與、溝通合作意義的活動建構過程。教學過程中我注重師生間教與學的溝通交往,多維互動,師生雙方在活動中相互交流,溝通、啟發、補充。如:我在這節課中采用了師生對話、生生對話、小組交流等多種互動形式。
2.活動式教學略。整節課我以“以活動促發展”的教育思想為依據,以“生活——課堂——生活”為主線,關注學生的現實生活,使課堂回歸學生的實際生活。首先,通過交流,讓學生充分感受到祖國的偉大成就,激發他們的民族自豪感。接著,我組織他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贊美祖國,深化他們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及自豪之感。在第二課時,我讓他們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思考讀書的意義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