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五年級品德與社會下冊教案
因此,本課針對上述學情分析,確定的教學重點是:了解人民群眾積極支援解放戰爭的事跡,感受人民群眾的偉大力量。教學難點是:認識解放戰爭勝利的偉大意義。
在突破重難點的過程中,教師應注意:部分城市兒童的物質生活條件非常優越,父母長輩生怕孩子受到一點挫折與苦頭,部分學生看了部分革命烈士的英勇事跡非常不理解,感覺離我們現在的生活非常遙遠,教師可以在本單元前面三課的基礎上,積極引導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比如上網找革命先烈的故事、看央視里關于弘揚民族精神熱播的電視劇、詢問家里的長輩、結合學校的傳統教育活動等,在大量了解事實的基礎上,引導學生以典型的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為切入口,將這些事件或者人物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結合起來,充分挖掘史實中的思想成分,從教科書內中找到德育滲透點,如; 進行不同年代生活的對比、利用家中長輩教育的契機、課題上學生的交流……讓學生對革命傳統的理解水到渠成,而不是強加觀念給孩子,逐步激發學生的情感,讓學生自覺主動地接受傳統愛國主義教育。
設計思路
《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一課突出解放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臨到中國人民最終推翻國明黨反動統治,為中國人民爭取到了真正的民主、和平,新中國的建立使中國人民成為了國家的主人。
本主題著重從“人民戰爭”的角度陳述了解放戰爭的歷史。強調人民軍隊與老百姓在這場戰爭中的作用和相互關系。從“瞻仰烈士”的角度引導學生回顧中國近代史,進一步對學生進行民族精神教育。
“小車推出來的勝利”這一活動中,引用“陳毅元帥的神情表白”和“國民黨將軍的困惑”兩則材料的討論,重點引導學生從中體會這句話的含義。圖片、表格、故事的實例介紹讓學生了解當年人民群眾對人民解放軍的支援情況,歌曲等反映了“人民軍隊愛人民,人民軍隊人民愛”的和諧軍民關系,這也是解放戰爭取得勝利的重要條件。
“共和國不能忘記”這一活動,大量利用直觀視頻、課外相關資料的引入,引導學生通過探究,感受先烈們為新中國拋頭顱、灑熱血的英雄氣概,繼承好發揚革命優良傳統。通過對人民英雄紀念碑及其碑文的理解和討論,結合少先隊員瞻仰烈士墓等活動,引發學生緬懷歷史、悼念先烈。延伸活動:收集、朗誦革命烈士的遺書、制作詩集等活動,讓學生更好的感召烈士的革命抱負和不怕犧牲、堅持到底的偉大精神。
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價值觀:感受和諧的軍民關系,繼承“擁軍愛民”的革命優良傳統,弘揚民族精神。
能力:1.從革命烈士的革命事跡中體會革命精神,認識解放戰爭勝利的偉大意義,并學會用實際行為紀念他們。2.能夠和同學一起合作探究問題,能夠用真摯的語言表達對革命先烈的感情。
知識:了解解放戰爭時期人民軍隊和老百姓互相愛戴和擁護的事跡。
教學重點
了解人民群眾積極支援解放戰爭的事跡,感受人民群眾的偉大力量。
教學難點
認識解放戰爭勝利的偉大意義。
教學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