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五年級品德與社會下冊教案
4.師生交流了解辛亥革命的史實。重點討論:這場革命為什么叫做辛亥革命?辛亥革命在中國近代史上的意義。
5.重點了解武昌起義。
(1)出示武昌起義遺跡的圖片。(武昌起義紀念館,起義門)
(2)師簡介:武昌起義就發生在我們的武漢。武漢市辛亥革命首義之城。讓我們踏著先烈的足跡,來尋訪這段驚心動魄的歷史吧。
(3)學生讀教材p56相關資料。
(4)學生分析武昌起義對中國民主革命的意義。強調“首義”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
6.小結: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
【設計意圖:本活動為本課時重點,活動中可以輔以一定的資料影片幫助學生了解,體會。教師需要在活動中理清思路,抓住重點,從學生的交流中總結出重要的信息,尤其是武昌起義的“首義”意義。】
活動三 緬懷先烈,繼往開來
1.師:作為革命的先行者,是孫中山讓我們現在的民主生活成為可能。推翻封建帝制的壯舉值得我們永遠緬懷他,紀念他。作為和孫中山頗有淵源的武漢,你知道哪些東西和紀念孫中山有關嗎?
2.學生交流。
3.教師相機出現相關圖片,如:中山大道。銅人像、中山公園、首義廣場等地。
4.除此之外,我們還有什么方式可以紀念偉大的孫中山先生呢?
5.學生提出建設性的意見。
6.師:當然,我們的民主革命成果也不管是孫中山一個人的功績,許許多多革命志士的追隨才成就了民主大業。你們知道他們的名字和故事嗎?
7.教師出示“辛亥革命名人卡”范例。如:熊秉坤,字載乾。湖北江夏(今武昌)人。1885年(光緒十一年生。初投湖北新軍第八鎮工程第八營為士兵,升正目,加入共進會,任該營代表,積極開展革命活動。為打響武昌起義第一槍的人。
8.出示一些辛亥革命名人的名字:吳介璋、范鴻仙等。提示學生可以依照老師真理的方式制作“辛亥革命名人卡”。
9.師:看到了革命先烈的偉大功績,作為國家未來的棟梁,你們想說些什么?能做些什么呢?
10.學生交流。
11.總結:同學們說得很好,緬懷先烈的目的除了紀念他們,牢記他們的功績和精神外,更重要的是學習他們的民族責任感,擔負起時代賦予我們的社會責任。保護好革命的勝利果實,為國家的繁榮富強做出貢獻。
【設計意圖:本活動分來兩個部分。前面的緬懷部分重在聯系生活中的細節發覺,讓學生感受到緬懷先烈的方式離我們很近。后面的繼承部分,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感受到自己肩上的重任,明確學習歷史的現實意義。】
板書設計
孫中山與辛亥革命
孫中山 創建同盟會
領導辛亥革命
緬懷先烈 繼往開來
學情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