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五年級品德與社會下冊教案
b.“大鍋飯”帶來的“多干少干一個樣”,實際上是使廣大農民失去了生產積極性,“大包干”則激發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
c.這份契約體現了農民的自主性,這種自發的“改革”后來得到了黨中央的支持,并由此拉開了我國農村改革的序幕。
3.小崗村的巨變說明了什么?
4.小結:這場發端于安徽小崗村的農民自發進行的改革最終改變了我國農村的面貌。
【設計意圖:設計這個環節使學生明白這張契約的珍貴意義。】
活動三 從“契約”走去
1.閱讀教科書第8 3頁,將國家的農業用地交給農民耕種,你怎么理解這項制度激發廣大農民的積極性?
2.全班交流,教師注意提煉:農民的勞動直接與經濟效益掛鉤,激發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
3.分組交流:從收集的資料來看,我國現行的土地管理制度還存在哪些問題?這說明什么?
4.小結:任何一項改革都不會是一蹴而就的,因此我國的農村改革仍在不斷探索。
【設計意圖:設計這個環節讓學生了解農村改革的重大作用。】
板書設計:
小崗村的珍貴“契約”
農村改革 農民的自主性
農民的積極性
第二課時
活動一感悟身邊,揭示課題
1.同學們,我們都熱愛自己的家,熱愛自己的學校,當然也了解自己家庭和學校的過去,誰愿意介紹一下自己的家庭或自己的學校,并說說她的過去呢?
2.那我們生活的城市又是怎樣的呢?
3.我們的家,我們的學校,我們生活的城市在發展變化之中,實際上其它的城市都在發展,也都在變化之中,其中有這樣一座城市----它位于中國的南海邊,原來就是一個不起眼的小漁村,1979年有一位老人在那畫了一個圈,隨后那兒神話般的崛起了一座現代化的大都市,你們知道這個地方是哪嗎?(深圳)今天就讓我們去深圳看看、看它是怎么發展變化著的。(導入新課)
【設計意圖:首先引導學生談談自己的家庭、學校的自身變化,再引導學生談自己所在的城市所發生的變化,再得出我們身邊的事物都在發展變化著,我們生活的城市也在發展變化之中,再引導學生進入城市發展的典型:深圳是如何從小漁村變成大城市的,揭示課題。】
活動二聯系閱讀、主動提問
1.大家想了解深圳的發展變化嗎?如果不在課堂上你會怎么去了解深圳?
2.很遺憾,在課堂上我們只能通過有關材料,通過我們的同學來學習探討深圳的發展變化。大家會看材料嗎?怎么看呢?
3.小結:看來大家對如何看書都有自己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今天老師也教大家一種讀書的方法,要聯系問讀法。有兩個要求,一是閱讀時應注意聯系我們所掌握的相關知識和有關社會生活的現實。二是在閱讀過程中大家得始終得問自己,掌握了哪些知識,還想了解哪些知識,把自己想問的問題提出來。(按要求學生閱讀并能提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