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五年級品德與社會下冊教案
第二課時完成教材p44-p46頁內容,話題為“心相連,手相牽”。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活動一民族歌謠齊歡唱
1.播放民族歌曲大聯唱:
《延邊人民熱愛毛主席》(朝鮮族)
《微山湖》(漢族)
《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蒙古族)
《我們新疆好地方》(維吾爾族)
請學生試著哼唱并猜一猜:這些都是哪個民族的歌曲?
2.誰能說說在我國社會主義大家庭中,除以上幾個民族外,你還知道哪些民族?
3.(出示民族分布地圖)邊交流邊指認民族的分布區域。
4.小結:不同的民族雖然在服飾、語言、生活習慣等方面有所不同,但都是中華民族的一員,是一家人。千百年來,各族人民團結友愛,共同建設著祖國,共同創造了祖國的燦爛文化,才使我們的祖國母親變得如此強壯,如此美麗。今天就來說說咱們這個“大家庭”,56個民族親情源遠,共融共存,親同手足。(板書課題:民族 一家親)
【設計意圖:播放代表各個民族特點的歌曲,從聽覺上激發學生興趣,了解到各個民族的音樂風格,從音樂中欣賞到各個民族的特色,感受到祖國燦爛的文化。】
活動二民族故事齊分享
1.師:俗話說:“家和萬事興。”我們的國家猶如一個大家庭,家庭的團結必然帶來事業的興旺。你們知道在兩千多年前的漢代,咱們家鄉湖北省有一位為促進民族團結而遠赴北方大漠的人嗎?
2.讀故事:和親使者——王昭君
3.教師簡單介紹王昭君出塞的歷史背景。了解昭君和親的意義,欣賞圖片昭君墓。
4.師小結:王昭君已不是一個人物,而是一個象征,一個民族團結融合的代表;昭君墓也不是一個故事,而是一個民族友好的歷史。
5.學生交流《文成公主進藏》故事。
6.議一議:唐朝皇帝為什么把文成公主嫁到西藏?為了促進藏族與中原的交流和發展,文成公主做了些什么?西藏人民為什么要供奉松贊干布和文成公主的塑像?
7.師小結:青藏高原的吐蕃族首領松贊干布和唐朝的文成公主為促進西藏的經濟發展所做的貢獻。如今自從青藏鐵路開通后,現在全國很多人去西藏旅游,看看這是人們參觀布達拉宮留下的照片。欣賞布達拉宮圖片。
8.師:歷史長河中,無數這樣的優秀人物為民族團結做出了貢獻。紅軍長征期間,也有一段民族團結的故事廣為流傳。讀故事“彝海結盟”
9.討論:為什么劉伯承將軍要和小葉丹結拜為兄弟?如果不這樣做,可能會有什么后果?
10.師小結:紅軍的誠意和尊重,贏得了彝族人民的信任,也使革命得以順利進行下去。
11.學生組內交流其他故事,選派代表主講,全班故事分享。
12.小結:這些流傳至今的故事,無不告訴我們幾千年來,各族人民在融合中進步,在交流中發展。(板書:親情源遠 共融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