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五年級品德與社會下冊教案
7.除了這些重大的戰役外,智慧的中國人民和八路軍、新四軍戰士還想出了很多好辦法,開展了靈活機動的游擊戰術,有效牽制住了日軍的侵華進程。
8.觀看電影《地道戰》片段。
9.學生交流自己了解的其他游擊戰的故事及其戰斗的成果。
10.小結:對于日本來說,長期的侵略戰爭拖垮了自己的國家。我們的八路軍、新四軍戰士就是用著各種戰略戰術拖著日軍最后結束了侵略,承認戰敗投降。
【設計意圖:本活動分兩個層次,一個部分為重大戰役紀略,以資料的補充為主。一個部分游擊戰紀略,以影片了解為主。通過重大兩種斗爭形勢的了解,讓學生能夠在了解史實的基礎上,對于歷史走向的原因進行淺層次的探究。】
活動二前方戰斗,后方支援
1.師:有了抗日戰場上戰士們浴血奮戰的鼓舞,后方的老百姓也紛紛行動起來,盡其所能,共同抗敵。
2. 師介紹海外華僑捐款捐物的情況。
3.學生交流自己了解的其他后方群眾支持抗戰的故事。
4.師:當時,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就算是藝術家們,也用自己的專長支持著抗戰。比如我們現在的國歌《義勇軍進行曲》的誕生。
5.學生讀教材中關于國歌的介紹。
6.師補充小故事:《寫在煙盒上的國歌歌詞》你也許知道田漢先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的詞作者,但你也許不太清楚這首非同尋常的歌詞的誕生經過。 1935年春天,著名作家田漢被捕入獄。他焦急萬分,因為電影《風云兒女》還需要創作軍歌,但獄中連一張紙都沒有。這部影片描寫了當時在國民黨統治下的知識分子,從苦悶、彷徨中勇敢地走向抗日戰爭的故事。一天,他突然看見了一張香煙錫紙襯紙,便如獲至寶,揮筆疾書,把內心的激情全部傾注在這張小小的紙片上。《義勇軍進行曲》的歌詞就這樣誕生了。后經聶耳譜曲,這首歌成為民族的呼聲,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被定為國歌。
7.學生在教材上寫出《義勇軍進行曲》的歌詞。
8.師: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暴行也激起了全世界愛好和平的國家和人民的極大憤慨。許多國家在中國最危險的時候伸出了援手。(介紹美國,蘇聯的助華義舉,如美國的飛虎隊對中國空中打擊日軍的幫助。)
9.學生介紹白求恩的故事。
10.小結:前方前赴后繼的戰斗,后方精神、物質上源源不斷的資源成為了我們取得最終勝利的保證。我們在國家危難之時,團結一致,頑強不屈,體現了五千年鍛造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意志。
【設計意圖:本活動重在讓學生了解戰爭中后方的資源,氛圍國內、國外兩個部分,精神、物質兩個層面,學生可以在史實的了解中認識到我們取得勝利的原因,感受中國人民頑強不屈的斗爭精神和團結一致的民族精神。】
活動三抗戰英雄知多少
1.師:抗日戰爭時期,中國軍民浴血奮戰,涌現出了許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留下了很多感人的故事。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聽聽這些英雄的故事吧。
2.學生舉行“抗戰英雄知多少”的故事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