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五年級品德與社會下冊教案
【設計意圖:以教材中的故事為范例,引導學生收集整理課前的大量信息,從故事中了解到無數這樣優秀的人物為民族團結所作出的貢獻,從而油然而生地感受到各族人民間的共融共存、源遠流長。】
活動三民族團結感觸多
1.小組內討論:在聽了這么多故事后,你有什么感想?大家共同總結學習的收獲。
2.寫下自己感受最深的想法,指名交流。
3.小結:在華夏五千年的歷史長流中,我國各族人民在相互融合中進步,在交流中發展,共同創造了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在戰爭年代,民族團結是革命取得勝利的重要條件。那么,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時期,我們還需要民族團結嗎?下節課我們將繼續深入討論這個問題。
【設計意圖:故事分享后能激起學生不少感受,此時此刻讓學生靜下心來寫下自己感觸最深的想法,引導學生學會深入的分析問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問題的能力。】
板書設計
6.民族團結一家親
親情源遠 共融共存
第二課時
活動一談話導入
1.上節課我們了解了很多促進民族團結的歷史故事和人物。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漢族占主體,少數民族有55個。在全國總人口中漢族占92%,少數民族占8%。各民族分布特點是大雜居,小聚居,相互交錯雜居。漢族集中的地區有少數民族,少數民族聚居的地區有漢族和其他少數民族居住。這是大雜居。小聚居表現的很明顯。(舉班級的例子。班級絕大多數同學是漢族,請問班級里哪位是少數民族同學?你知道你們民族主要聚居在什么地方嗎?)
2.我國少數民族地區地廣人稀、資源豐富。只有大力發展這些地方的建設,把漢族地區的人力、財力和技術優勢與少數民族地區的資源優勢充分地結合起來,才能形成我國強大的經濟力量。
3.各民族之間雖然有矛盾和戰爭,但是各民族在社會生活和交往中和睦、友好、互助、聯合的關系卻是主流,各族人民齊心協力促進祖國的發展和繁榮,都做出了卓越的貢獻。新中國建立以來,中華民族大家庭的團結如何鞏固和發展呢?今天我們繼續來談論。
【設計意圖:師生輕松地交談各個民族的分布、居住情況,承上啟下的引入到如何鞏固和發展中華民族大家庭的團結問題中,帶領學生深入思索漢族如何與各少數民族共同建設維護新時期的祖國。】
活動二 各族人民當主人
1.師:中國歷史上長期就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符合中國國情和歷史傳統。交流你了解的我國民族政策知識,師補充相關知識。
2.各民族共謀祖國發展。(出示照片)各民族代表參政議政。
3.師:國家成立了民族學院,培養民族干部,專門在中央民族會議上商討各民族的大事。
4.(出示人民幣)學生試認人民幣上的幾種文字,讓大家看到上面標有藏、蒙、維吾爾、壯、漢語拼音五種文字。從這你能看出什么?
5.小結:以上這些讓我們都清楚的看到,新中國建立后,中央人民政府實行各民族共同發展的策略,各族人民都成為了國家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