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五年級品德與社會下冊教案
3.學生交流:在這些抗日英雄的身上,我們感受到了什么?能夠學到些什么呢?
4.師小結:正是這些英雄人物,為了國家民族的未來,犧牲了自己,贏得整個民族的重生。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國主義宣布投降,我們終于結束了這段屈辱的歷史。不僅如此,抗戰的勝利,還為我們贏得了國際地位。
5.學生讀教材p71抗戰成果部分。
6.師小結:作為中國人,我們應該牢記這段屈辱的歷史,更應牢記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精神。為了我們后人能夠繼承和發揚抗戰的精神,很多抗戰遺跡都成為了紀念館,是我們了解歷史的窗口。
7.圖片介紹武漢的抗戰紀念地。
8.學生交流,自己會去這些地方嗎?可以去做什么呢?
9.總結:也許我們平時不會注意到這些地方,但是經歷了這樣兩節課的學習,看看我們現在和平、幸福的生活環境,我們實在需要經常去這些地方看看,想想,永遠不忘這段歷史,時刻銘記英雄們的壯舉,擔負起好自己肩上的責任。
【設計意圖:這個部分需要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感受到和平的來之不易。在緬懷歷史的同時,激發學生認識到自己肩負的國家、民族責任!
板書設計
筑起血肉長城
重要戰役:平型關大捷 臺兒莊戰役 ……
游擊戰:地道戰 地雷戰 ……
抗戰英雄:楊靖宇 趙一曼 ……
不忘歷史 擔起責任
10.《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
學情分析
從學生的社會生活環境看,隨著社會的認識逐步加深,小學高年級的學生的思維水平也日益擺脫童稚,學生從各種新聞媒體、網絡等途徑開始接觸了解我國的歷史,從和諧社會的需要,從世界舞臺上中國的日益強大的事實,從長輩們的口耳相傳……,開始回溯歷史,了解革命先輩拋頭顱、灑熱血的英雄事跡,沒有他們就沒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
從孩子的心理特點和認知程度上分析,五年級的學生在在已初步認識社會并具備相應的思想品質的基礎上,可以利用學習到的搜集資料的各種方法,用他們喜歡的方式了解歷史知識,特別是從中國近代以來更加全面地了解我們的祖國,從那段飽經滄海的屈辱史和艱難曲折的戰爭歷史中更加全面而深刻地了解中國,進一步感受我們祖國頑強的生命力。從那些不屈不撓的先輩們身上感受我們民族的氣息,從小樹立弘揚民族精神的抱負。改革開放以來的人們走上了小康幸福生活之路,和諧社會需要我們銘記革命先輩的英勇犧牲的精神,尤其是現在的小學生物質條件好了,家中幾代人的心血凝集在一個獨生子女的身上,了解真實歷史,不忘艱苦歲月,保持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尤為重要!這也關系到一個民族長遠的發展與復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