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語文下冊全冊教案
〔結構分析〕
本文是按飛機研制過程記敘的,共21個自然段,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10自然段),寫萊特兄弟小時候就開始研究人如何飛上天,說明萊特兄弟從小就具有愛幻想、勇于探索的品格。
第二部分(第11~19自然段),寫萊特兄弟成功地研制出動力飛機。這部分是本文的重點,可分兩層。第一層,受滑翔機專家奧托利倫撒爾上天失敗的啟發,研制成功第一架動力飛機。第二層,不斷試驗、改進,提高飛機飛行時間與飛行距離。
第三部分(第20、21自然段),寫美國政府組織的飛行表演,人們稱萊特兄弟為“飛機兄弟”。
〔語意理解〕
“‘蜻蜓’搖搖晃晃地飛上了天,兄弟倆高興得手舞足蹈。‘我們要做個很大很大的風箏,乘著它,飛上天去!’”
這兩句話描述小時候的萊特兄弟仿照鳥和蜻蜓研制出的風箏飛上天的情形。前文交代萊特兄弟很愛幻想,見到天上飛的鷹,就幻想讓人也飛上天。他們研究鳥的飛翔,又研究蜻蜓的飛翔,悟出個中奧秘,仿制出一個風箏,并成功地飛上天。這反映萊特兄弟愛動腦思考、善于聯想、愛動手創造的性格特征。模仿、幻想、探究是創造者必須具備的個性因素,模仿和幻想又是創造的前提。萊特兄弟的個性為成功研制飛機奠定了基礎。“搖搖晃晃”,形容風箏上天的形態,說明風箏還不完美。“手舞足蹈”,雙手舞動,兩只腳也跳起來,形容高興到了極點。“我們要做個很大很大的風箏,乘著它,飛上天去!”這是兩兄弟的心聲。做風箏不在玩,而是要讓它乘人載客,成為人類交通工具,飛上天。他們很有雄心壯志,做飛機是他們永遠的理想。
“德國著名的滑翔機專家奧托利倫撒爾駕駛滑翔機飛上了天,但遇上了狂風,不幸機毀人亡。這件事使他倆認識到,人想要飛上天空是可以辦到的,但是沒有動力的風箏和滑翔機并不是最理想的工具。”
第1句寫奧托利倫撒爾乘滑翔機上天失敗。這項失敗的代價慘重———機毀人亡。凡探索與創造都有風險,因為這是開拓新領域,干前人所未干之事。第2句寫萊特兄弟對奧托利倫撒爾失敗的態度。他們沒有被科研失敗甚至付出生命代價而嚇倒,而是對失敗進行反思,認清行不通的路,從而避開;找到可以行的路,從而再探索下去。凡創新者都有膽識,隨時準備冒險和表明自己的主張。他們“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有迎難而上的個性。他們謹慎地考慮問題,運用智慧和知識去平衡冒險傾向。這句表明萊特兄弟正是這樣的人。
“整個飛行時間不到4秒鐘。”“這次他們取得了飛機在空中飛行12秒、飛行距離為30米的巨大成功。成功的喜悅大大地鼓舞了兄弟倆,他倆一鼓作氣,連續試飛,最后在第四次試飛時取得了飛行59秒、飛行距離為259.75米的可喜成果。”
這幾句話詳細地記敘試飛的情形,表現萊特兄弟認真踏實、精益求精的研究作風。第一次試飛,事實上已經小獲成功———飛上了天,但只飛行4秒鐘。這個事實證明:飛機上天是可行的;這架飛機是不完善的,急需改進。萊特兄弟與合作者們都在一起尋找設計的不足,對飛機螺旋槳、機翼等部件進行調整,尤其是對發動機下大氣力研究改進。飛行時間與飛行距離在一次比一次延長,他們已經開創了航空史上的新紀元。
〔寫作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