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語文下冊全冊教案
〔寫作特點〕
1.以概括敘述為主,加以細節描寫。
本文記敘徐霞客的生平及旅行歷程時,考慮其內容浩繁,不便細敘,便以概括為主。但是,在概括中又加以細節描寫,使文章生動形象。比如寫他“長年累月不分寒暑奔波于崇山峻嶺之間,克服了許多難以想象的困難”,這顯然是對他游歷生活的概括,但接下去又用細膩的筆觸記敘他因饑餓勞累而暈倒被救的事,有人物對話,有行為,又寫樵夫的勸告與擔心,讀者讀后會深刻地感悟到他的經歷真是難上加難。
2.在“磨礪”中突顯人物性格。
文章始終把人物放在“磨礪”之中,在“磨礪”過程完成人物性格的刻畫。比如,徐霞客暈倒山上與樵夫那一段對話,讓兩個人心態形成對比:一個擔心、膽怯,一個矢志不移。作者特別突出地寫徐霞客的話語,“來的路上,我曾遇到過虎狼,盡管它們兇殘,卻沒有嚇退我。現在我更不會后退!辩H鏘有力,擲地有聲,盡顯錚錚鐵骨!凹热怀鰜硖诫U,就已經做好了最壞打算,什么地方不能埋我的一把骨頭?”這個反問表現他早有獻出生命的打算。他死且不怕,還怕什么?這些語言刻畫出一位科學家獻身科學考察事業的典型性格。
7 鮮 花
教材說明
〔解題〕
《鮮花》是一篇頗有新意的記敘文。文章寫一個出國參加比賽的女運動員,因腳傷發作而失敗,她以為這次回國不可能像以往那樣有人獻花。然而,在她十分失意的時候,機場一位女服務員仍然熱情地把一束五彩繽紛的鮮花捧到她面前。文章說明一個道理,對一個人來說,勝利與失敗同樣重要,從失敗中汲取教訓,繼續奮發拼搏,就會贏得未來的勝利。
本文用一個名詞“鮮花”作標題,但作者不直接描述鮮花,卻寫了一件與鮮花有關的事,揭示一個深刻的人生哲理,這是作者創意之所在。
〔結構分析〕
本文是按事件發展順序記敘的,共11個自然段,可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寫鮮花應獻給英雄。
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寫一個女體操運動員因出國比賽失敗,回國下飛機后沮喪、愧疚而垂著頭走在隊伍后面。這部分交代了她曾拿過兩項冠軍而接受鮮花,又交代了這次比賽失敗是腳傷發作造成的,還交代了她因失敗而沮喪、愧疚、怕見崇拜者的心理。
第三部分(第6~11自然段),寫女運動員接受機場女服務員獻上的一束鮮花,她抬起頭。這部分著重寫女運動員與女服務員的對話,寫獻上鮮花的神奇力量。
〔語意理解〕
“鮮花,理應贈送給凱旋的英雄,難道能獻給一個失敗者嗎?”
一句話自成一段,用反問句的形式,強調鮮花不可能獻給失敗者。獻花是一種禮儀形式,表示人們對成功者、英雄、先進模范人物的肯定與鼓勵,表達人們對他們的崇敬、熱愛的情感。肯定、鼓勵、崇敬都針對成功而言,不可能針對失敗,這是常理。本文用這句開頭,為下文作了鋪墊,暗示下文會有一個打破常規的事發生,可能有人把鮮花獻給失敗者。這樣開頭,極新穎,也極具吸引力!皠P旋”,勝利歸來。
“由于她怕見人,就走在隊伍最后面,可是當她發現很少有人招呼自己,記者好像有意避開她時,她明顯地感覺到受到了冷落,這些都加重了她心中的沮喪和愧疚。是啊,誰愿意與失敗者站在一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