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語文下冊全冊教案
2.積累內化。
⑴表示時間短的詞有( )。
⑵課后的自選詞語給學生留有空間。
⑶抄寫:一道紅霞、一道光亮、一片淺藍、一縱一縱地、一片燦爛。
⑷仿寫:一縱一縱( )。很淺很淺( )。
⑸引導學生抄寫生動的句子。
3.識字寫字。
課后有要認的字2個,會寫的字10個。強調“剎、染、范、霞”的讀音,指導“霞、鑲、染”字形,“ ”不要寫成“段”,“鑲、染”不要多筆少畫。
4.練習。
⑴遷移練習。
寫話:觀察日落,仿照日出的描寫,按時間的順序寫日落。
畫圖:根據課文描寫的景象,選擇你最感興趣的一個景象,畫一幅圖。
⑵實踐活動。
①選讀《海行雜記》39篇。
②引導學生觀察日出和日落,寫觀察日記。
資料
〔巴金(1904—2005)〕著名作家,原名李堯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1927年留學法國,1928年年底回國。代表作有《家》《春》《秋》等。
2 火燒云
教材說明
〔解題〕
《火燒云》是蕭紅寫的一篇散文。
蕭紅在這篇文章中用準確、生動的語言,描繪了火燒云從上來到下去的過程中顏色和形狀的變化,展現了絢麗多彩、美妙奇異的火燒云景觀,抒發了作者熱愛大自然、向往美好生活的感情。
〔結構分析〕
文章以火燒云發生、發展、消失的過程為線索寫的,共7個自然段,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寫晚霞的霞光照到地上的情景。文章具體描寫了在霞光照射下人和動物身體顏色的變化。
第二部分(第2~6自然段),寫火燒云顏色和形狀的變化。先寫從西到東“好像是天空著了火”,強調天空一片紅色。接著寫火燒云顏色的變化,圍繞“變化極多”,不僅寫顏色變化豐富,而且寫變化極快。然后寫火燒云形狀的變化,一是把火燒云比擬成各種動物,二是突出火燒云形狀連續、快速的變化。
第三部分(第7自然段),寫火燒云下去了。這部分寫出作者觀察火燒云的感受,從側面表現火燒云變化又多又快,然后在快速變化之中迅速消失。
〔語意理解〕
“晚飯過后,火燒云上來了。霞光照得小孩子的臉紅紅的。”
兩句中有兩個名詞,“火燒云”和“霞光”。“火燒云”和“霞光”不是一回事。“火燒云”是云彩受夕陽照射而產生的,呈紅色;“霞光”,指太陽落下地平線后,余光照射到云彩上又反射到地面上來的光。因此,傍晚被陽光照得紅彤彤的云,叫“火燒云”;而火燒云反射到地面上來的光,叫“霞光”。
“大白狗變成紅的了,紅公雞變成金的了,黑母雞變成紫檀色的了。”
由于傍晚透過云層的陽光是紅色的,人與動物等身體顏色不同,受到霞光的映照必然呈現不同的顏色:照到白色物體上,呈紅色;照到黑色物體上,呈紫色;照到紅色物體上,紅上加紅,呈金色。
“您老人家必定高壽,您老是金胡子了。”
這句寫霞光照到老人身上的顏色。胡子是老人身上表征性事物。在紅光照射下灰白色胡子變成黃中有紅的顏色,即金色。表現了說話人對老人的敬重和對老人的美好祝福———金胡子是高壽的象征。
“這地方的火燒云變化極多,一會兒紅彤彤的,一會兒金燦燦的,一會兒半紫半黃,一會兒半灰半百合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