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語文下冊全冊教案
2.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按照內容提綱簡要復述課文。
3.認識8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
〔教學重點、難點〕
1.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按著故事的發展,擬定提綱,復述課文。
〔教學準備〕
教學掛圖或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
建議本課教學3課時。
〔操作要點〕
1.讀書指導。
⑴談話導讀,揭示課題。
教師可以《西游記》為話題,讓學生介紹它的作者及故事中的人物,激發學生興趣。
⑵揭示課題。
在學生介紹的時候,教師不失時機地導入本課課題。
2.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⑴學生自由讀課文。
⑵請學生按故事發展的順序為每段擬一個小標題,弄清段與段之間的聯系。(策劃借寶、借寶途中、借到寶物。)
⑶精讀課文,深入理解。
①默讀課文,請學生概括地說一說故事的起因。
②請學生讀第3自然段,動筆畫一畫孫悟空向龍王借了幾次兵器,每次都是怎么說的、怎么做的,龍王又是怎樣表現的。這樣通過畫、說的練習,加深學生對課文的印象。
③分角色朗讀第3自然段。
⑷復述課文,鞏固理解。
①以小組為單位,讓學生根據每段的小標題進行練習。
②引導學生說一說復述課文的方法,掌握復述課文的要點。
③學生復述課文,大家評議。
3.總結全文,擴展延伸。
圍繞課后練習中的討論進行,加深學生對孫悟空的印象。
4.積累內化。
⑴把描寫孫悟空的語句有感情地朗讀。
⑵自選詞語學生獨立完成。
5.識字寫字。
⑴認讀生字。
可以小組同學互相檢查或給要認的字注音等形式完成。
⑵書寫12個生字。
①簡單的字學生獨立完成。
②引導學生注意區分形近字。
耍———要 端———瑞 培———賠
③注意“率”和“撩”兩個字的筆順。
率:強調上面的筆順規則是先中間后兩邊。
撩:注意右面上半部筆順———
6.實踐活動。
⑴可找來《西游記》讀一讀。
⑵把知道的《西游記》中的故事講給別人聽。
資料
〔吳承恩〕字汝忠,號射陽山人,淮安府山陽(今江蘇省淮安市)人。約生于明弘治十三年至正德初年之間(1500-1510),約卒于萬歷十年(1582)。除《西游記》外,吳承恩還創作有長詩《二郎搜山圖歌》和《禹鼎志》。
《西游記》全書一百回,主要描寫的是孫悟空保唐僧去西天取經,歷經九九八十一難的故事。唐僧取經是歷史上一件真實的事。大約距今1300多年前,即唐太宗貞觀元年(627),年僅25歲的青年和尚玄奘離開京城長安,只身到天竺(印度)游學。貞觀十九年(645),玄奘回到了長安,帶回佛經657部。他這次取經,前后19年,行程幾萬里,是一次傳奇式的萬里長征,轟動一時。吳承恩正是在民間傳說和話本、戲曲的基礎上,經過艱苦的再創造,完成了這部令中華民族為之驕傲的偉大文學巨著。
快樂讀書屋 六
哥倫布豎雞蛋
教材說明
〔解題〕
這是一篇記敘文,寫航海家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回到西班牙后,受到達官貴人的藐視,他巧妙地予以回擊的事,表現了哥倫布超人的聰明才智,贊揚他在成功面前不驕躁,在譏諷面前不自卑,始終堅定地去探索未知的可貴品格。
哥倫布(1451-1506),意大利航海家。曾向葡萄牙建議向西環航以探索通向東方印度和中國的海上航路,未被采納。1485年移居西班牙。1492年8月3日,哥倫布奉西班牙統治者薩伯拉和斐迪南之命,攜帶致中國皇帝的國書,率船3艘,水手87名,從巴洛斯港出航。歷時10個星期,于1492年10月12日,星期五,清晨兩點,他與水手發現了新的陸地———美洲大陸。以后,他又3次西航(1493年、1498年、15XX年),先后到達牙買加、波多黎各諸島及中美、南美洲大陸沿岸地帶。晚年貧病交加,抑郁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