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語文下冊全冊教案
教學建議
〔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并對觀察的事物有自己的體驗。
2.能夠有順序表達,說話有條理,說得清楚明白。
3.尊重他人,養成傾聽別人講話,虛心向別人學習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指導課前觀察,如何引導學生有自己的體驗。
〔教學難點〕
如何引導學生把自己的觀察有條理地說出來。
〔教學時間〕
建議本課教學1課時。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或掛圖。
〔操作要點〕
1.課前引導學生觀察,指導學生觀察方法,從觀察中抓住自己的感受并把觀察到的寫下來。有條件的也可以用相機或錄像機把精彩發現拍錄下來。
2.教學提示。
(1)導語設計要激發感情,創設口語交際的情境。如:可以播放日出、日落或月全食的變化的錄像,激起學生觀察日月景觀的興趣,然后引導學生說出自己觀察的想象和感受。
(2)讓學生在小組內交流,并把小組內的進行匯總。形成小組匯報提綱。
(3)班級交流,引導學生進行評價。
(4)教師總結。
3.擴展練習。
引導學生觀察日月星辰,并把觀察所見和別人交流。
觀美景 寫感受
教材說明
這次習作目的是引導學生觀察大自然,把看的景物特點和自己的感受寫下來。習作貼近學生生活,通過練習讓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語文。教材的第一自然段是讓學生認識到觀察不同自然景物會有不同的感受,第二自然段是習作要求。
教學建議
〔教學目的〕
1.引導學生觀察大自然,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讓學生學會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
2.引導學生抓住景物的特點進行描寫,并把當時的感受寫出來。
〔教學重點、難點〕
如何恰當地寫出自己的感受、體驗或聯想。
〔教學時間〕
建議本課教學2課時。
〔操作要點〕
1.文前指導。
課前布置觀察寫觀察日記。教師要激發學生觀察的興趣,要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愛好,結合當地的氣候特點、自然條件,引導學生到大自然中去體驗、感受。有條件的班級,可以領學生進行實地觀察。觀察前,要交代觀察方法,如觀察順序,如何抓特點,如何細心地感受體驗,能把感受體驗寫出來。
2.文中指導:激發寫作的欲望。
⑴課中交流:教師在學生交流觀察日記時,要引導學生言之有序,特點要鮮明,感受要真摯。
⑵指導布局:學生根據自己的觀察,構思如何作文。擬提綱,修改提綱。
⑶起草作文:集體評議草稿,修改成文。
⑷抄寫作文。
3.文后指導。
結合學生的作文進行講評。總結優點與不足。以表揚為主,哪怕是學生有一句話一個詞用得好,也要進行表揚,激發學生習作的興趣。
出示兩篇作文:一篇佳作;一篇帶有共性的問題。出示佳作欣賞,學習寫法;出示有某些問題的習作,有針對性地解決作文中出現的共性問題(注意保護小作者的自尊心)。
4.擴展。辦優秀作品展,做優秀習作集,向報刊投稿等(激發習作興趣)。
語文七色光 一
教材說明
本次“語文七色光”包括形近字和近義詞選擇兩道基礎知識的練習;兩道日積月累的題目,一個是詞語積累,一個是古詩詞的積累;安排了知識窗和語文實踐活動。這些內容都是圍繞單元主題進行的,我們在教學時,要注意學生的語言積累,要注意知識的擴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