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語文下冊全冊教案
〔寫作特點〕
1.結構嚴謹。
全文只有3個自然段,與前面幾篇文章相比,結構更整齊清晰。先寫做毽子的過程,再抓住雞毛的選取詳寫,最后寫做毽子的好處。全文線索清晰、段與段有很強的內在聯系,次序上不能變換。比如第2段,第1句寫做毽子要用公雞毛,第2句寫要用活公雞毛,第3~7句對比寫活公雞毛與死公雞毛的不同特點,承上句點出選用活公雞毛的理由。8~11句,按由優至劣的次序寫不同公雞毛的質量,第12句寫入冬拔雞毛最好。一句比一句具體,在邏輯上采取了由大到小的敘述順序。
2.輕松活潑的風格。
文章本來寫如何做毽子,一般地說,要寫如何選材,如何制作,很容易寫成枯燥的說明性的文章。本文經作者巧妙構思,使文章格調清新、活潑而歡快。作者讓自己再回到孩提時代,以一個幼童的心去觀察、記述,文章如同一位調皮的少年在熱心地向人們講述自己制作毽子的事。作者大量使用具有兒童特色的語言,如“這和插在鵝毛管中相比踢起來尤為得勁”“摁住一只公雞,噌噌,拔了兩把毛就跑”。文章在結尾寫自制毽子的好處,也不講大道理,只說很“自豪”,是“樂事”“挺美的”,這些語言都樸實、自然,有孩子味。
教學建議
〔教學目標〕
1.通過閱讀課文,使學生了解作者小時候做毽子的方法,步驟。體會那個時代孩童的生活樂趣和純真的情感。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認識本課6個生字。
〔教學重點、難點〕
了解做毽子的方法,從中體會到自己動手做毽子的樂趣。
〔教學準備〕
準備一個做好的毽子。
〔教學時間〕
建議本課教學1課時。
〔閱讀建議〕
1.激發情趣,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課間愛做什么游戲?大家既然這么愛踢毽子,想不想親自動手做一個呀?讓我們快快進入今天的“快樂讀書屋”吧!
2.自讀自悟,整體感知。
⑴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了解做毽子的步驟。
⑵小組內互讀,有疑問的地方標在書上。
3.結合實物,理解課文。
⑴出示插圖及毽子,引導學生通過讀、議、畫的方式,明確毽子是怎么做出來的,什么樣的毽子既美觀又好踢。
⑵學生自由匯報自己讀懂了什么,有疑問提出來,師生共同討論解決。
4.拓展延伸。
你還會做什么游戲用具,從中有什么感受?
5.檢查識字。“粘”是多音字:zhān,粘貼;niān,同“黏”。
6.推薦作業。
⑴說一說做沙包的步驟。
⑵課間進行踢毽子比賽,共同感受活動的樂趣。
讀不完的大書
教材說明
〔解題〕
這是朱維之寫的一篇短文。作者寫“我”小時候在大自然中———野外的天空、大地、飛禽、走獸、游魚,找到了玩不盡的材料;自家房子前后左右空地上,栽有各種果樹,棕櫚和竹林對孩子來說,也很有情趣。文章通過對野外與自家庭院自然環境的描述,說明了大自然是兒童的一本讀不完的大書,表述了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
〔結構分析〕
本文按文中的4個自然段分為四部分。
第一部分,寫幼年家貧,大人無暇關心孩子玩耍的事,于是“我”便到大自然中找玩的東西。
第二部分,寫“我”在野外的大自然中找到玩不盡的材料。這一段寫得很細致,先概括地寫野外的大自然能引起孩子的興趣,給孩子提供豐富的游戲材料。再具體寫哪些材料令孩子興奮不已。文章舉了三個方面的實例:一是飛鳥的活動與花草的形態;二是各種鮮花的形狀與顏色;三是觀察螞蟻搬家與螞蟻戰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