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語文下冊全冊教案
日寇56師團先頭部隊到達怒江西岸惠通橋頭時,轟隆一聲,惠通橋被中國工兵炸毀了。于是日軍一邊組織強渡,一邊組織占領怒江西岸,向對岸進攻。這時,中國軍隊趕到東岸,同日寇展開了殊死的戰斗。課文中所寫的事情,就是發生在此時。
在5月6日,由于中國增援部隊及時趕到,有效地打擊了日軍渡江行動。中國軍隊沿江布防,最后迫使日軍不得不放棄渡江的打算。這種局面保持了兩年。為日后大反攻打下了基礎。
能說會寫
舉行一次抗日英雄事跡報告會
教材說明
本次口語交際的內容是“舉行一次抗日英雄事跡報告會”,這是與前面學習的內容密切相關的。學生剛剛學完本單元的4篇課文,對活動的時代背景有了較深的了解,這時會感到有話可說。
教材是由兩部分構成:第一部分是說明性的文字,有三層意思。一是提出本次口語交際的內容:把自己知道的抗日戰爭中英雄、志士的事跡向同學們進行介紹。二是指導學生要做的準備活動。三是對本次口語交際訓練提出要求。內容要充實、講得要生動、有感情。
本次口語交際應注重內容的全面性、同學之間的互動性和說話內容的層次性。要注意讓全班同學發言,發言面要廣,多進行同桌之間、前后桌之間的雙向互動。
教學建議
〔教學目標〕
1.通過口語交際訓練使學生增加對愛國抗日英雄的崇敬之情。
2.使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得到提高。
〔教學重點、難點〕
將自己的發言表達得正確流利。敢于在眾人面前作較長的發言。
〔教學準備〕
教學掛圖或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
建議本課教學1課時。
〔操作要點〕
1.出示掛圖,引出話題。
教師可以出示書中三位抗日英雄的掛圖,并提問學生是否了解他們的事跡。
2.指名介紹,同學評價。
指名學生分別介紹三位抗日英雄的事跡,然后同學間進行互評。可以圍繞內容是否準確,表述是否清楚,以及語氣情感等方面進行評價。
3.出示要求,明確目標。
⑴閱讀文字說明。
⑵明確本次口語交際的內容,要求。
⑶介紹自己應如何進行表達。
4.小組互動,全面參與。
在指名介紹的基礎上,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感性認識。這樣可提問誰知道其他抗日英雄的事跡,在小組內互相說說。然后小組選代表在全班面前進行發言。
5.指名表達,全班互評。
在小組內互說的基礎上,每小組可派一名學生到前面敘述,其他同學進行評價。要既找優點,又發現不足。
6.討論小結,拓展話題。
引導學生說說知道的其他和抗日有關的情況。比如自己的家鄉和當年抗日有關的情況,家鄉著名的抗日人物。
寫一篇讀(觀)后感
教材說明
本次寫話的題目是《寫一篇讀(觀)后感》。教材內容由兩部分構成。第一段文字提示了為什么要進行此次寫話。第二段文字提示了從哪幾方面選取寫話的內容。
三幅插圖分別給學生從事件、地點及時間方面提供了提示。由于四年級下學期已是第二學段的尾聲,因而學生應該具備了表達自己感受的能力。。
教學建議
〔教學目標〕
1.根據提示選取有意義的內容進行表達。
2.能結合具體事件表達清楚自己的感想。
〔教學重點、難點〕
能結合具體事件表達清楚自己的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