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語文下冊全冊教案
4.大家一起來。
(1)教師提出要求:一是聽的時候要用心聽;二是記住故事發(fā)生的時間、地點及人物、有哪些主要活動。
(2)教師講述故事。(故事由教師自己選擇)
(3)引導學生說說故事的主要內容。
(4)小組內互相講這個故事,評出最佳的成員參加全班的比賽。
(5)講評這些參加比賽的成員的優(yōu)點和不足,評選出優(yōu)秀者。
(6)布置作業(yè):請你把這個故事講給你的家人聽聽。
資料
[《荀子》]此書為戰(zhàn)國末期趙人荀況及其弟子所著。
荀子(約前313—前238),名況,時人尊而號為“卿”,故又稱荀卿,戰(zhàn)國末期趙國(今山西南部)人,先秦著名思想家。他是先秦時期繼孔子、孟子之后最有成就的儒學大師。
〔古詩欣賞〕
清明
杜牧 (唐)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小兒垂釣
胡令能 (唐 )
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
第四單元
本單元的單元主題是“無私奉獻”。編有主體課文《血染的實驗報告》和《開天辟地》,“快樂讀書屋”中編有《購買上帝的男孩》和《從天上偷來火種的人》。通過對這幾篇贊美古今中外為別人、為人類甘心奉獻的人物事跡的學習,學生們定會產生崇敬之情。在“能說會寫”板塊中編有“感謝”和“給助人老人的回信”,讓學生在口語交際活動中了解感謝的技巧,習作既可以讓學生圍繞單元主題進行拓展,又可以再次練習寫書信這種常用文體。“語文七色光”中安排了語文基礎知識和技能訓練、語言積累和知識介紹、“舉辦一次捐贈活動”等內容,這些內容具有擴展性、學科間的關聯(lián)性和實踐性。
進行閱讀教學時,要引導學生在學習語言文字的同時,自己去體驗、感悟,由衷地產生崇敬感,不可以刻板地說教和生硬地灌輸。
7 血染的實驗報告
教材說明
〔解題〕
這是一篇記事為主的記敘文,記敘芝加哥自然博物館研究員、著名動物學家卡爾•施密特博士以生命為代價,出色地完成了一次特殊的實驗的事。一天,卡爾•施密特在研究巨型毒蛇時不慎被毒蛇咬傷,他忍著劇痛,在5個小時里認真記錄了被毒蛇咬傷后的生理反應,最后獻出了生命。他的記錄成了科學研究的寶貴資料,使搶救被毒蛇咬傷的人的研究前進了一大步。這件事反映了卡爾•施密特認真求實的科研品格,贊揚了科學家為科研事業(yè)、為人類的健康勇于犧牲的高尚精神。
標題“血染的實驗報告”,用一個偏正詞組概括文章的內容。“實驗報告”是科學研究成果的表述形式,是專門描述、記錄某項課題研究全過程與結果的報告類文體。具體講,就是以實驗法為主進行觀測、分析、綜合、判斷,如實地記錄成文,這就是實驗報告。卡爾•施密特的關于毒蛇咬傷治療的實驗是用他自身當實驗對象的,他的研究與記錄都是他在被蛇咬傷后忍受劇痛、走向死亡的過程中進行的,最后他為科研而犧牲。他的記錄,就是實驗報告。這是以生命為代價的實驗報告,是用血寫就的實驗報告,所以稱為“血染的實驗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