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語文下冊全冊教案
4.大家一起來。
⑴課前先讓學生讀懂書上的提示,明確本次的活動內容。
⑵布置學生按要求搜集自己感興趣的內容。
(3)準備開會交流。可先組織學生成立小組,然后把搜集到的資料按著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整理,鼓勵學生大膽創新,有自己小組的特點。如可引導學生為圖片編寫解說詞,編輯手抄報,練習背誦,表演搜集的小故事等。匯報的形式由學生自己確定,教師不必過多參與,意在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4)成果展示會。
①各小組匯報自己的成果。
②其他小組談談自己的感受與收獲。
③評選出最佳成果,對學生的學習過程給予肯定,達到本單元主題學習的目的。
第七單元
本單元主題是“持之以恒”。選入主體課文《挑山工》《愚公移山》;在“快樂讀書屋”中選入《滴水穿石的啟示》和《白色金盞花》等課文。通過對這些課文的閱讀,可以讓學生受到堅持不懈,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精神的感染。在“能說會寫”板塊中,設計有題為“愚公移山精神過時了嗎?”“持之以恒”等口語交際和習作練習。“語文七色光”中安排了語文基礎知識和能力訓練、語言積累、文化知識介紹、窗外事等語文實踐活動。
進行閱讀教學時,要注意文中所寫的事例與從中總結出的道理的有機結合,引導學生能從具體的感性形象中提煉出相關的道理。
13 挑山工
教材說明
〔解題〕
這是當代作家馮驥才寫的一篇散文。
本課寫“我”在登泰山時碰到一位挑山工,發現他雖然身挑重物,走的路程比游人多一倍,但速度并不慢,總是不聲不響地從游人身邊走過,又悄悄地走在前頭去了。從挑山工的行動上悟出一條人生哲理:無論做什么事,只要朝著一個目標堅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獲得成功。
本文用一個詞語“挑山工”作標題,表明本文以寫人為主。“挑山工”,是“挑夫”或“挑腳夫”的一種,本文指往山上、山下為別人挑貨物、行李的人。“挑山”不是“挑起山”,而是“在山上挑”。
〔結構分析〕
文章共7個自然段,先介紹泰山的挑山工,提出一個疑問,再寫“我”對挑山工的觀察,解決疑問;最后寫“我”的感悟。依這樣的思路去劃分,本文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寫在泰山上有許多的挑山工,他們挑著重擔,走的路比游人多一倍,但是,奇怪的是他們的速度并不比游人慢。這一段是“設疑”。
第二部分(第3~6自然段),寫“我”用親眼所見的事實,證實挑山工速度果然不比游人慢,又通過與挑山工談話,弄清他們速度不慢的原因。這一部分是本文的重點。作者詳細地記敘了他所觀察的一個挑山工的形象,以及“我”與“他”的登山“比賽”,證實他登山的速度確實不慢。作者帶著疑問去攀談,了解到其中的奧秘,解開疑團。這一段是“解疑”。
第三部分(第7自然段),寫“我”從挑山工的形象與話語中受到啟發教育。這一段是“感悟”。
〔語意理解〕
“在泰山上,隨處都可以碰到挑山工。”
這句話寫出“我”觀察挑山工的地點。“隨處”一詞點明挑山工十分普通,并非有超凡體力與能力的超人。“泰山”,山名,位于山東省泰安市以北。長200千米,其主峰玉皇頂海拔1524米。泰山突兀峻拔,雄偉壯麗。秦皇漢武等古代帝王均在此封禪,祭告天地。許多文人墨客也來泰山覽勝,留下精美詩篇與題刻。泰山是“五岳之首”,“旭日東升”“晚霞西照”“黃河金帶”“云海玉盤”為泰山四大奇觀。泰山與華山、衡山、恒山、嵩山為我國著名的五大名山,稱“五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