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語文下冊全冊教案
《平型關首戰告捷》記敘的就是這次著名戰斗的過程,謳歌了八路軍將士勇敢頑強的戰斗精神和機智巧妙的戰斗藝術,揭示了平型關大捷的重大意義。“捷”,戰勝。“告捷”,取得勝利。自1931年9月18日起,武裝抗日就已經開始。但蔣介石卻堅持對日本侵略者采取不抵抗政策,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武裝堅持抗戰。平型關戰斗的勝利是我黨領導的抗日戰爭爆發以來第一次重創日軍主力的勝利,所以稱“首戰告捷”。
〔結構分析〕
全文按事件發展順序記敘,共14個自然段,可分五部分。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交代平型關戰斗前的敵我雙方態勢,及八路軍選平型關伏擊日軍的原因。
第二部分(第4、5自然段),寫日軍逼近平型關鉆入八路軍115師已布下的口袋陣。
第三部分(第6~11自然段),寫平型關戰斗的過程。第6自然段寫伏擊得手,第7、8、9自然段寫戰場上雙方對抗戰況,第10自然段寫沖上公路后的白刃戰,第11自然段交代戰斗勝利結束。
第四部分(第12自然段),寫平型關大捷的戰果。
第五部分(第13、14自然段),評價平型關大捷的重大意義。第13自然段從對日軍認識角度寫平型關大捷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寫中國人民在精神和心理上的勝利。第14自然段從抗戰陣營內部寫平型關大捷對振奮民心、推動抗戰高潮到來和提高共產黨與八路軍的威望所起的作用。
〔語意理解〕
“平型關是山西東北部古長城南端的重要關隘,關內外群山崢嶸,層巒疊嶂,溝谷深邃。”
這句話描述了平型關的自然環境。先介紹平型關的位置。“關隘”,指險要的關口。然后描寫平型關的險要形勢。“崢嶸”,形容山勢高峻,陡峭。“群山崢嶸”,寫每座山都又高又陡,易守難攻。“層巒疊嶂”中的“巒”指山,“嶂”指屏障,寫平型關不僅每座山形勢險峻,而且山峰很多,層層疊疊,像屏障,是隱蔽大部隊的好去處。“溝谷深邃”指山溝、山谷非常深遠,敵人兵力難以展開,不利于反擊。三個分句從三個方面寫出平型關戰斗的位置選得非常理想,這是戰斗勝利的“地利”因素。
“待敵人完全進入伏擊圈后,伏擊部隊首先炸毀了敵人隊列前面的汽車,擊毀了走在后面的車輛,將‘口袋’兩頭封死,然后居高臨下,向敵人猛烈開火。”
這句反映八路軍115師打仗十分有章法。讓敵人全部進入伏擊圈,其意在于務求全殲。炸毀頭車,擊毀后車,堵死敵人前進與后退之路,達到了封死“口袋”兩頭,關門打狗的目的。
“685團3營的兩個連隊,沖上公路后傷亡已經很大,但指戰員們依然頑強地與敵人拼殺,子彈打完了就用刺刀,刺刀斷了就用槍托,槍托壞了就和敵人抱成一團扭打。”
這是一句戰斗場面的特寫。窺一斑而知全豹,這一句透視出115師全師指戰員英勇善戰、頑強堅毅的精神。先交代兩個連已傷亡很大、在人數上已不占優勢,但是,面對強敵,指戰員仍然沖入敵陣與敵拼殺。第4、5、6分句具體寫拼殺情景,武器遞減直至徒手與敵扭打,表現戰士的勇敢與頑強。
“平型關戰斗的勝利大大振奮了民心,鼓舞了士氣,推動了全國抗戰高潮的到來,也提高了共產黨和八路軍的威望。”
這是從抗戰陣營的角度說明平型關大捷的意義。先從民族角度說“振奮了民心”,再從軍隊角度說“鼓舞了士氣”,接著從全國大范圍說“推動了全國抗戰高潮的到來”。句子最后從對共產黨和八路軍的影響講,從這一仗可以看出八路軍是抗戰的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