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六年級語文下冊全冊教案
5.加強朗讀。
通過指導學生個別讀、同桌互讀、小組讀、齊讀等多形式讀課文,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6.推薦作業。
摘抄文章中的好句佳句。
在課外閱讀中,再找些文言文讀一讀,要理解文章內容,并談出閱讀體會。
資料
〔江盈科(1553—1605)〕,字進之,號淥蘿。桃源人。自小聰慧,1585年鄉試中舉,1592年進士及第,授長洲(今江蘇吳縣)縣令。長洲“賦稅之重,甲于天下”,江盈科同情人民,常因催科不力而遭“長官責罵”。為緩解人民“京解諸役”之苦,置役田二千余畝以資役費。任職六載,賢令名聲遠揚。1598年,升及吏部主事,旋因被劾奏“以征賦不及格”而改官大理寺正。兩年后升戶部員外郎并主試四川。16XX年8月,病逝四川。后歸葬桃源蘇溪。
江盈科體察下情,興利除弊,是一位難得的賢吏。他著有《王者所天在民論》,認為“民為王者之天,王者之心”。王權表露形跡,天下民眾總是設法逃避;而民權表現的是心,卻無跡可尋,民心向背,關系社稷的存亡,力量無比。因此,為官者必然“不敢忽民,不忍殘民,不能一瞬息忘民”。他批評當時朝政腐敗,“宮中黃金高如斗,道旁死人不如狗。民苦君樂不忍聞,分明藉資與敵手。”公安派文學領軍人物袁宏道贊嘆江盈科“痛民心似病,感事淚成詩”。在文學上,江盈科參與創立公安派,貢獻巨大。他為文主張“元神活潑”,寫真性、真情、真我,反對“文必秦漢,詩必盛唐”的說法。被稱為詩文“大家”。著有《雪濤小說》《雪濤談叢》等。傳世著作有今人輯校出版的《江盈科集》。
能說會寫
講古代故事
〔教學目標〕
1. 提高自主閱讀能力,感受中華優秀的傳統文化。
2.培養學生收集資料、整理資料的能力。
3.訓練聽、說、讀、寫的能力。
4. 滲透德育、智育、美育,提高學生素質。
〔教學重點、難點〕
故事內容的復述。通過講故事比賽,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和臨場發揮能力,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教學準備〕
學生收集各種類型的古代故事。
〔教學時間〕
1課時。
〔操作要點〕
1.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最近在語文課上我們閱讀了許多古代故事,我想同學們課外也讀了不少這類故事,從中受到了很大啟發。今天我們以小組為單位舉行一個故事會,把你喜愛的古代故事推薦給大家。
2.分組講解,明確要求。
(1)交代講故事、聽故事的要求。
什么是古代故事?
講故事的同學要把故事內容講清楚、明白;聽的同學要認真聽,聽講完后評一評。各小組選出本組“故事大王”1~2名。
(2)各小組內學生試講,教師巡視,進行個別指導。
3.擇優展示,指導復述。
(1)各組匯報本組評選出的“故事大王”名單,大家掌聲祝賀。
(2)榮獲“故事大王”稱號的同學非常榮幸,“故事大王”們肯定愿意讓更多的同學聽到你的精彩故事。……
(3) “故事大王”談講故事的經驗。
4.強化記憶,鼓勵評價。
(1)在你剛才聽到的故事里,給你印象中最深刻的人物是誰?
(2)先自己說給自己聽,再在小組內交流。
(3)各小組推舉一至二名同學在全班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