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六年級語文下冊全冊教案
東岸叢莽的荒野世界親切而粗獷的和諧不僅僅體現在天籟的和聲,更表現在色彩與聲音的自然和諧,當所有的聲音,所有的色彩融為一體時,那壯觀的景象,那奇偉的聲音,只有親臨其境,才能體味其中的意韻,才能感受大自然是多么神奇與壯麗!對于沒有親臨其境的人,想象就是翅膀,放飛想象的翅膀,將進入一個無比神奇的世界。
〔寫作特點〕
1.運用對比的寫法描寫兩岸風光,層次分明,結構嚴謹,并使景物更加生動。
2.選取景物中的典型事物突出景物特點,使景物描寫更加鮮明可感。
3.語言華美,用詞精當,激情洋溢,攝人魂魄。
教學建議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讀懂課文內容,從課文中感受密西西比河東西兩岸的美麗風光,體會作者對密西西比河的贊美之情,并從中受到美的熏陶。
3.體會作者細致入微地觀察自然、觀察生活的方法。積累、揣摩語言,領悟作者形象生動的描寫方法。
4.認識7個生字,正確書寫11個生字。
〔教學重點、難點〕
1.朗讀課文,感受密西西比河東西岸的美麗風光,體會作者對密西西比河的贊美之情,并從中受到美的熏陶。
2.學習作者的表達方法。
〔教學準備〕
1.密西西比河的圖片、資料、錄像帶或多媒體課件。
2.建議讓學生課前找與密西西比河相關的文章讀一讀。
〔教學時間〕
2課時。
〔操作要點〕
1.讀書指導。
(1)關于教學的指導思想。課文抓住密西西比河兩岸景色的特點———奇偉壯觀,描繪了密西西比河兩岸的風光,將東岸風光與西岸風光進行對比描寫,使兩岸不同的風光之美、動植物所創造的生機活力之美,在作者活潑優美、生動有趣的語言中體現了出來。教學本文,要引導學生既“看景”,又“入情”,想象密西西比河東西兩岸不同的美景,激發起學生對異國風光的向往之情。
(2)課前準備。
教學前,讓學生搜集一些圖片或文字資料,對密西西比河有一些初步的了解。另外,還可根據實際情況,制作與課文相關的多媒體課件。
(3)教學過程。
①導入新課。
本課的導入可以有多種方式:可先播放密西西比河的錄像帶、多媒體課件、各種圖片;或讓學生交流介紹密西西比河的主要情況;或聯系學過的《音樂之都維也納》談讀過的體會……以此來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進入學習情境,在談話中揭示課題。
②整體把握。
第一,請學生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順句子,把課文讀通順、讀流利。
第二,把課文中的詞語畫出來,讀一讀,聯系上下文,借助工具書弄明白意思。
第三,整體把握課文內容,扣課題中的“風光”一詞,想一想課文寫了密西西比河兩岸的哪些景色,試著給課文的每個自然段加小標題。
③細讀想象。
在這一階段,教師應引導學生理解密西西比河東、西兩岸風光各有什么特點。同時了解生活在這里的無數動植物也都是和諧共存,不可缺少的。作者把目之所及(動、植物)、耳之所聞(各種聲音)滲透到一起,給我們描述了密西西比河優美的風光。在教學過程中,應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自由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段落和語句,邊讀邊想象,培養學生的語感。可以參考以下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