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六年級語文下冊全冊教案
4.認識3個生字。
〔教學重點、難點〕
從對課文的朗讀中,體會人們稱馬拉松運動優勝者為“最偉大的運動員”的原因。
〔教學準備〕
馬拉松賽跑比賽圖片、古希臘地圖。
〔教學時間〕
1課時。
〔閱讀建議〕
1.讀書指導。
①激發興趣,引入課題。
教師出示馬拉松賽跑圖片,學生觀看圖片,說說圖片上的人們正在進行一場怎樣的比賽?你知道的馬拉松賽跑是怎么一回事?然后請學生對照學校操場的長度心算一下,跑完馬拉松全程,相當于圍繞學校跑道跑多少圈?
②朗讀全文,整體感知。
自由朗讀課文,讀完后用自己的話說說,這篇課文的主人公是誰?主要講了他的什么事?
③細讀品味,感悟交流。
再細心默讀課文,文章中寫了菲地皮茨幾次奔跑?分別是在什么情況下奔跑的?你從對菲迪皮茨奔跑的描寫中,感受到他心里是怎么想的?一邊默讀,一邊做批注,讀完以后,全班交流自學收獲。
④回歸整體。
瀏覽課文,用自己的話說說,馬拉松賽跑的優勝者,為什么能被稱為“最偉大的運動員”?
2.積累內化。
(1)用自己的話講一講馬拉松的由來。
(2)誦讀課文第5自然段。
3.遷移練習。
(1)文章中哪些四字詞運用得好?嘗試著用其中的四字詞說一句話。
(2)在雅典舉行的第一屆現代奧運會上安排了長跑比賽項目,人們在紀念菲迪皮茨的時候,會說些什么?
4.拓展延伸。
通過搜集資料,了解馬拉松的相關知識,可以是馬拉松冠軍的事跡,可以是馬拉松比賽的盛況……
“足球之王”貝利
教材說明
〔解題〕
本文題目是一個偏正詞組,中心詞素是“貝利”,“足球之王”是限制、修飾“貝利”的,點出貝利的特長與貢獻。“王”,是多義詞,在生活中人們常把某一行業或某一活動中最強的、技藝最精湛的人稱做“王”。貝利踢足球的技術最精湛,所以人們稱他為“足球之王”。本文用人名做題目,表明它是一篇寫人為主的記敘文。
貝利,1940年10月23日出生在巴西的特雷斯•科拉科伊斯鎮。貝利天性中就有踢足球的渴望,10歲與同伴自組“9月7日街道俱樂部”,在小鎮街頭踢球。11歲,前國腳布里托發現了貝利的天賦,帶他入圣保羅州競技隊,在那里踢了3年球。后來布里托又把貝利帶到桑托斯隊,開始了他的征途之旅。從1956年到1974年,貝利在桑托斯隊效力19個賽季。貝利身材不出眾,但他有了不起的天賦,出色的速度,超凡的平衡力,寬闊的視野,驚人的控球能力,雙腳及頭球的精準射術,都是他的“武器”。在貝利的足球生涯中,有6次是一場比賽進5球,30次單場進4球,92次上演蓋帽戲法。1964年對博塔弗戈比賽中,他竟一場進8球。一年里進球過百,對他不是難事。巴西總統宣布他為“國家珍寶”。1974年,貝利宣布退役,桑托斯隊永久封存了他的10號球衣。1975年,美國紐約宇宙球隊重金請他再度出山,他在那里又踢了兩年球。1977年10月1日,貝利在紀念賽中代表桑托斯隊和宇宙隊各踢半場球,這是他足球生涯中最后一場比賽。20世紀末,貝利被國際足聯評為世界最偉大的兩名球員之一,國際奧委會評他為20世紀世界最偉大的運動員。
〔結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