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六年級語文下冊全冊教案
人不光是靠他生來就擁有的一切,而是靠他從學習中所得到的一切來造就自己。———歌德(德國)
勤能補拙是生活之良訓,一分辛苦一分才。———華羅庚
3.知識窗。
(1)請學生自由讀一讀這則故事。
(2)請學生說一說為什么“一枝”比“數(shù)枝”更好?
(3)將《早梅》中的“數(shù)枝”改為“一枝”后讀一讀這首詩。
(4)請學生談?wù)剰倪@個故事中明白的道理。
(5)再給學生講講類似的故事。
4.動腦筋。
(1)請學生自由讀一讀這則故事。
(2)從文中找出有關(guān)這副對聯(lián)的意思的句子讀一讀,說一說這副對聯(lián)的意思。
(3)讓學生根據(jù)對聯(lián)的意思再讀一讀,讀時注意幾個“好”字的讀音。
(4)最后請學生說一說從這副對聯(lián)中明白了什么,并具體說說在今后的學習中應(yīng)該怎樣做。
第五單元
本單元是以“外國風光”為主題編寫的。選編的四篇課文以優(yōu)美的文字、獨特的視角,分別描繪了音樂之都維也納、水上之城威尼斯、神秘的金字塔和旖旎的密西西比河風光。此外,還編排了一些緊扣專題的學習內(nèi)容:“能說會寫”要求學生以“介紹外國風光”為話題,與同學們交流自己搜集到的外國風光圖片以及自己的感受,并且嘗試運用本單元學到的寫景方法,描寫一處家鄉(xiāng)的風光;“語文七色光”中,編排了多音字注音組詞,讓學生搜集積累與旅游相關(guān)的名人名言,介紹了世界文化遺產(chǎn)和自然遺產(chǎn)的相關(guān)資料,設(shè)計了“風光圖片展”的語文實踐活動。總之,本單元的編排意圖在于給學生打開一扇異國文化的窗口,向?qū)W生展示一幅幅多姿多彩的異國風情畫卷,讓學生通過課文優(yōu)美的語言文字和相關(guān)的語文實踐活動,感受異國風光和文化,擴大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語言和精神積累,陶冶學生的審美情趣,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教學本單元,一是要體悟入情,抓住主要內(nèi)容,了解不同地域的民族文化特點,增長見識,要在閱讀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尊重世界多樣文化的教育;二是要想象入景,要使課文所描述的自然景觀、人物風情在學生的頭腦中形成有聲音、有色彩、有動有靜的立體圖畫,在想象中感受異國風光的神奇與瑰麗;三是要積累入心,要注意積累課文中的優(yōu)美語言,揣摩作者是怎樣寫出景物的風情特點的,學習運用作者的寫作方法;四是要拓寬渠道,要從實際出發(fā),根據(jù)各自條件,通過多種途徑盡可能多地搜集資料,以豐富對異域風情的感受。本組教學伊始,教師可以向?qū)W生推薦這方面的文章和書籍,布置學生課外閱讀。同時,整個單元的課文在理解上的難度不大,是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的極好憑借,可充分利用學生過去學習寫景狀物類課文的閱讀經(jīng)驗,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
9 音樂之都維也納
教材說明
〔解題〕
維也納是奧地利的首都,是一座舉世聞名的世界名城,位于奧地利東北部阿爾卑斯山北麓維也納盆地之中,三面環(huán)山,多瑙河穿城而過,四周環(huán)繞著著名的維也納森林。
維也納素有“多瑙河女神”之稱,環(huán)境優(yōu)美,景色誘人。但本文并不是側(cè)重描寫維也納的自然風光,而是側(cè)重描寫維也納作為“古典音樂的搖籃”,一座用“音樂裝飾起來的城市”的獨特風情。維也納的名字始終和音樂聯(lián)系在一起。許多音樂大師如海頓、莫扎特、貝多芬、舒伯特、約翰•斯特勞斯父子和勃拉姆斯等都曾經(jīng)在此度過多年音樂生涯,他們的許多著名樂曲均誕生于此。維也納的許多公園和廣場上矗立著音樂大師們的雕像,不少街道、禮堂和會議大廳都是以音樂家的名字來命名的。音樂家的故居和墓地常年為人們參觀和憑吊。維也納擁有世界上最豪華的國家歌劇院,聞名遐邇的音樂大廳和第一流水平的交響樂團。每年1月1日在維也納音樂之友協(xié)會金色大廳舉行世界著名的新年音樂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