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六年級語文下冊全冊教案
“充滿了希望和快樂的人們歡呼雀躍,并沒有注意到他的死,也沒有看到丹柯那勇敢的心還在他的尸首旁邊燃燒。那顆心裂散開來,成了許多火星,熄滅了……”
丹柯終于死了,他的死換來族人的“生”,換來種族的延續,換來活著的人們的快樂和希望,這是他死的價值。他心甘情愿去死,死得默默無聞,以至于人們沒有注意到他的死。“那勇敢的心還在他的尸首旁邊燃燒”,直到看到族人的勝利歡笑,那顆心才破碎,變成了火星,可見丹柯的責任感有多強,他要完全徹底地實現領人們出絕境的意愿。“熄滅了”的后面加省略號,給人以無盡的遐想。原文結尾寫“在雷雨到來前,出現在草原上的藍色火星就是這樣來的”,這是人們希望那顆偉大的心永世不滅。
〔寫作特點〕
1.以豐富的幻想和熱情,表現生活的理想。
2.鮮明的民間文學特色。
教學建議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讀懂課文內容,體會丹柯的勇敢和獻身精神。
3.學會抓住有關重點語句揣摩人物的心情。
4.會認2個生字,積累課文中的詞語。
〔教學重點、難點〕
1.朗讀課文,體會丹柯的勇敢和獻身精神。
2.整體把握課文內容,抓住有關重點語句揣摩人物的心情。
〔教學準備〕
課前布置學生閱讀有關的古代俄羅斯神話故事。
〔教學時間〕
1課時。
〔閱讀建議〕
本文是一篇神話故事,在族人并不完全信任和理解的情況下,丹柯為了拯救族人,歷盡艱辛,最后不惜獻出生命,把族人領出了絕境。教學本文時,要在學生整體把握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抓住有關重點語句,在讀中揣摩人物的心情,體會人物精神。
1.導入新課。上課伊始,可以中國神話故事《女媧造人》《女媧補天》這兩個學生熟悉的故事入手,把學生的興趣引到讀課文上來。
2.初讀課文。一是要讓學生讀準字音,讀順句子,把課文讀通暢;二是在讀熟課文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從整體上把握課文內容。
3.精讀課文。教學時,應以學生為主體,在整體把握的基礎上,讓學生選擇最令人感動的段落和語句。邊讀邊體會,培養學生對語言的感受力,感悟丹柯的勇敢和獻身精神。
課文中丹柯個性鮮明,主要是從他的語言和行動中表現出來的,所以要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讀來表現人物的個性,培養學生語感。教師可以進行如下指導:
(1)丹柯是在什么情況下出現的?大家遇到了什么危險?
(2)體會丹柯說的話:“什么事都不做的人是不會得到什么好結果的。為什么我們要把氣力浪費在悲哀和恐懼上呢?走,我們到林子里去,我們要穿過林子,林子是有盡頭的,世界上一切都是有盡頭的!我們走!”
(3)“因為在他的眼睛里閃著堅定的力量和火一樣的光芒”中“堅定的力量”是什么?“火一樣的光芒”又是指什么?
(4)找出人們對丹柯憤怒、不滿的句子,并指導朗讀。
(5)面對人們的質問、懷疑、憤怒,丹柯是怎樣做的?體會丹柯處境的艱難、他的勇敢和堅強。
(6)最后,丹柯是怎樣拯救族人的,你有什么感想呢?
2.積累內化。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寫讀后感。
3.拓展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