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六年級語文下冊全冊教案
(2)關于朗讀的指導。
本文特別適合對學生進行朗讀的訓練。指導朗讀時,一要讀準字,讀清句讀,熟悉課文,這是朗讀好的前提;二要細心體會,理解課文,在朗讀中想象課文描繪的意境;三要以情帶聲,隨課文思想內容與作者情感軌跡,讀出抑揚頓挫,讀出輕重緩急,讀出課文的美感。
(3)關于教學思路。
本文是一篇寫景抒情的散文,教學時要注意以下幾點:一是重視整體把握,讓學生了解課文從哪幾個方面寫出“春天的腳步近了”;二是要理清作者的思路,讓學生了解作者是按照什么順序來細致觀察和描寫的;三是重視朗讀,通過初讀、細讀和品味讀,在讀中展開聯想和想象,讓學生走入課文描繪的意境中去,體會作者的情感;四是品味語言,理解句子的意思,讓學生感受語言的準確、優美、細膩和樸實;五是注意引導學生拓展閱讀,開闊視野,激發學生興趣,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
(4)教學過程。
①導入新課。本課的教學導入有多種形式,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實際展開。一是從作者導入,師生互相交流對朱自清的了解,以此導入閱讀;二是從時令和季節入手,調動學生對春天的感受,引入課題;三是從閱讀積累入題,在誦讀有關“春”的詩文中,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下面僅舉一例:
一提到“春”,我們眼前就仿佛展現了陽光明媚,東風蕩漾,綠滿天下的美麗景色,就會覺得有無限的生機,無窮的力量。古往今來,許多文人用生花妙筆描繪春天,歌頌春天,如杜甫的《絕句》、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師生齊誦)。今天我們再來讀一篇描寫“春”的美文,這就是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篇《春》。(板書課題)
②初讀課文。請學生自由讀課文,讓學生讀準字音,讀通順,讀流利。可以把自己喜歡的句子多讀幾遍。學生讀時要注意,要眼到、心到、口到,有些比較長的句子,在初讀時要多練習讀一讀,斷句要合理,必要時老師適當指導,給學生作示范朗讀。
③整體把握。在學生讀熟課文的基礎上,讓學生說說讀完課文后的感受,提出問題:課文從幾方面寫出春天的腳步近了?重點描繪了什么景物?引導學生理清作者的思路:作者先寫“盼春”,接著用細膩的筆觸“繪春”,最后充滿激情地“頌春”。在這三個方面中,重點是“繪春”,分別寫了“春草圖”、“春花圖”、“春風圖”、“春雨圖”、“春人圖”。
④細讀品味。這一環節的教學可以有如下兩種指導方式:
第一種方式,學生選點突破,教師示范導學。即不按照課文描寫的順序,而讓學生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段落,教師引導學生細讀品味,學生在讀文品味的同時悟得方法,再自由細讀其他段落。
可以這樣引導:在五幅春圖中,你最喜歡的是哪一幅?作者用了哪些優美、貼切的詞、句、比喻來描寫不同的景物?根據學生的選擇,示范引導品讀一段。如“春風圖”,先讓學生讀一讀,再想一想作者寫出了春風哪些獨有的特征,抓住句子理解體會出春風特有的性格、特有的氣味、特有的音響以及大自然特有的和煦,最后指導學生朗讀,在讀中想象,體會蘊涵在字里行間的情感。
這是一種“以點帶面”的導讀方法,學生在與大家同讀一段以后,可以小組合作品讀其他的段落。學生的活動空間很大,教師尤其要做好示范引導和課堂調控與組織,既要放得開,又要收得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