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六年級語文下冊全冊教案
(1)人生只有一生一死,要生得有意義,死得有價值。———鄧中夏
(2)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毛澤東
3.知識窗。
(1)請學生自由讀一讀這則知識短文。
(2)請學生談讀完小說《紅巖》的感受。可以是對整篇文章,也可以抓住江姐這個人物的英雄事跡,還可以……
4.大家一起來。
這是一項綜合語文實踐活動,教學時,可以圍繞教材設計的活動展開。
(1)課外收集照片,撰寫畢業贈言,在課前就把任務布置下去,收集師生的合影、同學的合影,可以組建習作小組,合作開展搜集活動,撰寫畢業贈言。
(2)交流匯報,用自己的話語向大家介紹自己做的畢業紀念冊。
(3)整理成冊。
第四單元
歌德說過:“人不光是靠他生來就擁有一切,而是靠他從學習中所得到的一切來造就自己。”本單元就是圍繞“學無止境”這一主題來編排教學內容的,選編的課文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地平線》通過敘述“我”小時候騎車追趕地平線的故事,告訴我們正是因為對未來充滿新鮮的幻想和憧憬,作者才會在成長中努力地追求,而不被各種不良誘惑所吸引,對地平線這個謎的探索過程就是人生不斷往前看,不斷奮斗的過程。《張石匠拜師》中小伙子用自己的才藝贏得了張石匠的尊敬,更讓我們明白了藝無止境的深刻道理。《晚餐桌上的學校》則回憶了父親利用晚餐時間引導孩子們學習的故事,給我們啟示:生命有限,而學海無涯,我們要不斷學習,堅持學習。《古詩兩首》也給我們講出了求知的道理。
配合本組專題,在“能說會寫”中安排了學習方法的交流和寫讀書心得,在“語文七色光”里設計了收集有關學無止境的名言、知識短文《一字之師》和動腦筋《讀對聯》等多項訓練內容。本組教材將“學無止境”作為一個專題,目的一是教育學生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從小就要抱有積極的人生態度;二是要能夠結合學習和生活實際,習得一些學習的方法。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明白“學無止境”的重要意義,激發起學習的興趣,逐步養成學習的良好習慣,從而受益終生,主動追求美好人生。這也是對課程標準中提出的“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的具體實踐。
進行本組教學,教師要統籌安排,加強教材的整合和課內外的融合,努力把讀與悟、讀與寫、讀書與活動結合起來。要通過本組學習,力爭讓學生對生活充滿希望,對人生懷抱理想,把學習作為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使學習成為生命內在的需要。一個語文教師若能讓自己的學生愛上學習,并有所追求,則功莫大焉。
7 地 平 線
教材說明
〔解題〕
本課用名詞作課題,本應解釋、說明地平線的內涵,但讀罷文章才知道并非如此,文章是在告訴讀者一個人生哲理。標題之妙正在于此。“地平線”,向水平方向望去,天和地交界的線。本文作者是賈平凹。賈平凹,當代著名作家。
〔結構分析〕
本文寫作者追逐地平線并從中獲得感悟的事。文章講了這樣一個道理:人,應該永遠對未來充滿新鮮的幻想和美好的憧憬,并以此為動力,執著地追逐、探索,不斷地向前看,不斷地奮斗。
文章共14個自然段,按內容劃分,可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發現地平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