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六年級語文下冊全冊教案
“雨是最尋常的,一下就是三兩天。可別惱。看,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密密地斜織著,人家屋頂上全籠著一層薄煙。”
這句寫作者從細潤的春雨感受到春天腳步近了。作者抓住春雨的特征來寫。先寫春雨下的時間比較長,慢慢地下著,細細地滋潤大地;再寫春雨的形態(tài),連用三個比喻,形象地描繪出春雨雨滴之形、雨線之狀、雨網(wǎng)之態(tài)。作者的觀察軌跡是先看單個雨滴,再觀察一條雨線,接著觀察由多條雨線組成的雨面,最后集中觀察雨落在一戶人家屋頂上的情景:“籠著一層薄煙”。
“‘一年之計在于春’,剛起頭兒,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這句寫作者從人們精神抖擻感受到春天腳步近了。人是有生物鐘的,春天萬物復蘇,也是人精力、情緒最好的時期。所以,看到人精力旺盛,異常活躍,就知道春天的腳步近了。“一年之計在于春”,出自古代典籍《增廣賢文》,后面還有3句,連在一起是:“一年之計在于春,一日之計在于晨,一家之計在于和,一生之計在于勤。”意思是:一年的收成關鍵在于春天的種植,一天的學習關鍵在于早晨的晨讀,一家的生活質(zhì)量關鍵在于家人的和諧,一個人的成才關鍵在于勤奮。后3個分句是議論,告訴人們一定要抓住春天這個好季節(jié),要對生活充滿希望和信心。
“春天像剛落地的娃娃,從頭到腳都是新的,它生長著。”“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著,走著。”“春天像健壯的青年,有鐵一般的胳膊和腰腳,領著我們上前去。”
連用3個比喻進行抒情和議論。把春比作娃娃,因為春是美好的開始,洋溢著旺盛的生命活力,必將發(fā)展不止。把春天比作小姑娘,因為小姑娘活潑可愛,招人喜歡,說明春天太美好了。把春比作青年,因為青年健壯有力,必將戰(zhàn)勝一切艱難險阻奮勇向前。這3句雖是議論,但是每一詞每一句都融注著抑制不住的欣喜的激奮。
〔寫作特點〕
1.作者憑借敏銳的感覺,捕捉住春的極其細微的變化特征進行描寫。
2.運用擬人和比喻的修辭方法。
比如,寫花開,“你不讓我,我不讓你”,用擬人法把花爭相開放的情景活靈活現(xiàn)地表現(xiàn)出來。寫春“像娃娃”、“像青年”,連用兩個比喻,揭示出春天大有希望、蓬勃有力的精髓。
教學建議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或全文。
2.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課文所描繪的大地春回、生機勃發(fā)的動人景象,感受春的活力與作者的美好情感,激發(fā)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與向往之情。
3.領悟作者細致觀察,抓住特征,用準確的語言描寫景物的方法。
4.認識3個生字,正確書寫10個生字。
〔教學重點、難點〕
體會語言中蘊涵的情感,領悟作者細致觀察與準確描寫的方法。
〔教學準備〕
1.請學生在課前收集和讀一讀有關描寫春的詩文,并互相交流交流。
2.教師可以準備朗讀的配音或其他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
2課時。
〔操作要點〕
1.讀書指導。
(1)關于教材的把握與處理。
本課是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篇,把握教材要注意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情感。在作品中,作者展現(xiàn)的是一個欣欣向榮、多姿多彩、生機勃勃的春天———地上是大片大片嫩綠的小草,田野上是一棵一棵盛開的桃樹、杏樹、梨樹,在如火如荼的花團中,飛舞著成群的蜜蜂、蝴蝶;在晴朗、溫馨的天空中,吹拂著暖和的楊柳風,氤氳著土香、草香、花香的氣息,彌漫著各種鳥兒動聽的樂曲,還有牧童嘹亮的笛聲……作者把大自然寫活了、寫足了、寫透了,把大自然詩化了。在這一幅詩化的春景中,作者卸掉了一切的思想情感重負,一頭撲入了這春的世界中,就像一個孩子投入了母親的懷抱一樣。他想在綠草如茵的草地上打滾、踢球、賽跑、游戲,盡情地體驗生命的活潑與自由。他全身心地動用自己的視覺、嗅覺、聽覺、想象、幻想,享受大自然的美好與撫愛。在這里,大自然是如此美好,人的生命也變得如此美好。在美的自然中,作者深切地體驗到了生命的自由、活力和燦爛,展現(xiàn)了他赤子一般的情懷和天真無邪的個性,表現(xiàn)了他在特殊的思想時期對美好未來的憧憬與追求。處理教材時,要注意把重點放在引導學生感受大地春回、生機勃勃的動人景象上,激發(fā)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與向往之情,而對于課文中所隱含的作者在特殊時期所表現(xiàn)出來的思想情感則建議不進行深究。